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媒体聚焦
滚动新闻

“农业硅谷”的几何效应

2009-07-15 09:09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农民马劳尔靠养兔成了百万富翁,这在杨凌不成新闻。

真正的新闻是,香港有个老板在内地养的几万只种兔濒临灭绝之际,想起了马劳尔。一个星期后,老马全给治好,坐着飞机风风光光地回来了。

老马当年是个连庄稼人都看不起的人,现在却被乡亲们围着团团转:“老马行!”不光因为老马发了,“咱是靠科技赚钱,大家服”。

不只村里人跟他干,他还把基地建到了宁夏、甘肃等地,隔上半个月,就悠悠地转上一圈,“指导一下”。

老马的故事,对应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的话:“杨凌要做辐射的核心,示范的高地,推广的龙头。”

示范效应:“农民不看广告看实效”

走进陕西省白水县苹果试验站的两层小楼,正对大门的墙上摆挂着很多物件。其中有个锦旗不大起眼,内容也略显俗气:“服务果农心贴心,科技帮扶手把手”。

但是锦旗背后的故事却很有意思。送锦旗的人叫赵耿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带着一干人马到白水建站时,看到遍野的苹果树密密麻麻,教授提出必须间伐,但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好不容易做通了赵耿志的工作,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却变卦了——晚上回去一说,老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后来商量了半天,他让赵政阳给他写个保证书才同意砍树。

保证书无从查起,据赵政阳讲,内容大概是,必须保证他家的果子比别人的好,收入要比去年高之类。

结果第二年苹果上市后,赵耿志憨笑着和媳妇背着锦旗来找赵政阳。“他家现在光苹果一年就收入好几万。”

在白水,还有一个人让赵政阳印象深刻。这个人现在成了赵政阳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说“赵教授厉害”。

他叫魏福堂,四亩地栽了392棵苹果树,精心伺候了七八年,就是不结果。赵政阳叫他砍掉一半树,保证明年就结果。

“我不信,叫儿子把他说的话用摄像机录下来,如果我按他说的做了,把树砍掉还是不结果,我就到法院去告他。”结果第二年果子挂得很好。现在,四亩地,190棵树,每年产果3万多斤,“少说收入一两万元不成问题”。

现如今,什么时候施肥、剪枝、套袋,果农们都按专家定的操作规程一步步来,完全的标准化生产。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头一天,赵政阳他们刚刚培训完一拨农民。来培训的管吃管住三天,还发笔记本。

赵政阳的遭遇,几乎每个下站推广的教授都碰到过。

翟梅枝是山阳县核桃板栗试验站的负责人,一个女教授,晒得比农民还黑。

这里过去曾是核桃大县,好多树都老化了,翟梅枝向农民推广高接换优嫁接技术。有个老大娘先是答应了,结果等翟梅枝拿起锯,她却变了卦,把锯抢走了。

有意思的是,翟梅枝到别人的果园子干活,老大娘却偷偷跟着,躲在树后远远看。一年过去了,老大娘突然找来了,又把翟梅枝的锯给抢走了,拉着她直奔果园子。问她怎么回事,答:“给俺家锯!”

原来她看别人家的核桃上市后,果子好,价钱高,相信专家了。据说这个老太婆现在也成了“土专家”,到别的县给别人嫁接树苗,一棵树能挣10块钱。

“农民不看广告,看实效。”赵政阳说,“他听不听你的,要看你能给他口袋里装多少钱。”

带动效应:一年60亿

白水苹果试验站现在很气派,100多亩地,整齐划一,间伐、改形、防虫、防病、调肥、控水,还有各国的新品种……一个个示范区分得清清楚楚,俨然一个苹果博物馆。有一个20多人的专家队伍常年在这儿,赵政阳去年在这儿呆了200多天,他的研究生也跟着泡在这儿。

“经常有老乡跑到我这地里打探,赵老师你这用的是啥办法?”每当这时候,赵政阳心里很高兴:“咱干的这事越来越有门儿。”

想当初,他刚到白水的时候,一帮人自带方便面,租三间瓦房。如今站里盖起了小洋楼。“县上还每年拿出20万元支持我们,”赵政阳说,“人家是贫困县,凭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真正给农民解决问题。”

白水县苹果局局长郭清洲现在和苹果站的专家成了一家人。苹果站采取“1+4+4” 模式,即1名大学专家,带领4名县级农技人员、4名乡镇农技骨干,与白水县56名苹果技术干部联合组成了推广团队,共同推进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

他告诉记者:在杨凌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白水至今已建立“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示范园1000余亩,共建成各种高标准示范园1万多亩,辐射带动13万亩。示范园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示范基地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像白水苹果这样的试验站,杨凌已经在省内外建了30多个,引进、推广了40多个农牧新品种和100多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养了2000多名农业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60多亿元。

宝鸡市眉县金渠镇第二坡村的变迁更为典型。过去这里穷得叮当响,全村住在河边的窑洞里。这几年却靠种猕猴桃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

这个村子离眉县猕猴桃试验站不远。6月中旬正是农忙季节,站长刘旭峰教授带记者来到这儿时,门楼下却有一群群人摇着扇子乘凉。

“都种猕猴桃,没以前种庄稼那么忙了。”村支部书记郝金玉也是这里合作社的头儿,他说,“去年我们全村产值1500万,人均收入将近9000元。”这个曾经全县有名的贫困村现今已然跃居全县的富裕村之列。

“私人小轿车去年全村就买了18辆,电脑54台。”郝金玉说。

村子里一座座二层楼比肩而立。一砖到顶的贴瓷楼房,宽大的金字朱门,洁净的街道和院落,小商店、食堂、浴室、篮球场……无不透着这个农庄的富足和安适。

其实这个村子十几年前就种猕猴桃,因为缺乏技术,没种出名堂来。试验站的专家在掌握“海沃德”的栽培技术之后,帮助果农把原来的“秦美”品种换成了“海沃德”。“一下子让毛蛋蛋变成了金蛋蛋”。

猕猴桃试验站建站两年,眉县当地的猕猴桃产值整整翻了一番。

辐射效应:从20%到47%

山西晋中市的大白菜面积和总量均居山西省首位,特别是被称为“三晋蔬菜第一镇”的榆次区东阳镇,年种植大白菜8万亩,每年国庆节后销往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和太原等地。

记者在采访中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里主要种植杨凌培育的“秦白2号”、“秦杂2号”和“金秋66”等。有一个叫张万海的农户,为了在当地做独家生意,便把“秦白2号”改名“小杂十三”,每年进种子时为了防止别人知道在哪里进的种子,在火车上和跟踪的人“捉迷藏”。

当然,现在当地都知道他卖的是杨凌的白菜种,每年晋中市种植“秦杂2号”和“秦白2号”白菜约15万亩。

2006年,杨凌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建立小杂粮科技示范园,园区面积30亩,引进112个新品种,辐射自治区宁南八县。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杨凌专家柴岩引进美国一个食葵品种获得成功,亩产比当地老品种高一倍,质量也好,老品种亩产150斤,新的达300斤,每亩可增收400元,如果在宁南20万亩食葵中推广一半,就可增收4000万。

杨凌作为中国的农科城,为中国贡献了无数新品种,先后培育了60多个小麦优良品种,实现了黄淮流域小麦品种的四次大范围更新换代。“西杂一号”是黄淮麦区第一个杂交小麦品种,仅“小偃”系列小麦品种就累计推广4亿多亩。

就在记者在杨凌采访时,又一个好消息从中原大地传来。小麦新品种“西农979”打进小麦主产区河南,已推广700万亩,成为中原五强。

“这是近10年来我们第一个进入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告诉记者。

“秦冠”苹果创下我国苹果品种推广面积之最,“西农八号”是我国最有影响的西瓜品种,“陕油6号”是黄淮流域第一个“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累计推广800多万亩。超高产栽培技术使玉米单产达到1326公斤,刷新了全国纪录……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20%左右进入了生产,而杨凌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达到47%,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使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愈来愈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杨凌农牧良种业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额6亿元。可以说,杨凌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粒伟大的种子。

集聚效应:全国农民来淘宝

马劳尔的故事得从每年一届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说起。

这个杨凌五泉镇的农民,办过彩色印染厂、开过仿瓷彩砖作坊……就是没正经种过庄稼,折腾来折腾去,以失败告终。

有一年,马劳尔到杨凌农高会看热闹,在特色养殖展区,无意间发现了獭兔这一新品种和养殖新技术。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引进品种和技术,办起了养殖场。

不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学院教授刘富柱到老马所在的村推广新技术,正好与老马的养殖场“对接”。在刘教授的直接指导下,马劳尔从农高会上获得的信息和技术,很快就成为他致富的“金钥匙”。

指着两间兔舍,马劳尔说:“这300个兔子,一年毛收入20多万不成问题。老婆带着几个孩子就能务得过来。”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农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专家,每年还到农高会上去讲课。他的养兔场也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

“农高会每年集聚国内外的先进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让农民像赶集一样在这儿寻找先进、适用的成果和技术。”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说,每年有130多万人参加农高会,其中90%以上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农民。

平日清静的杨凌,每年农高会的时候路上全是车。“大巴车一天来两万多辆,火车都是专列,每天四趟。甘肃陇南组织了2000多名村干部来,市里四大班子的领导全来了,当场签了科技合作协议。”张光强说。

关于赶农高会,在杨凌有很多故事。

据说,有个羊肉泡馍馆子,农高会的时候一天卖出3000碗。农民一顿吃四个饼子,说:“这早上吃了去展馆参观,晚上不知道啥时候才出来呢。”

陕北榆林有个小伙子残疾,坐了7个小时汽车来参加农高会,胳膊上写着问题,找专家解决。

几年前有一个陕北女子,名字叫金泉芳,从亲戚那儿借了500块钱跑到杨凌农高会上来,现在已经有几十万的资产,电视台采访她,她说:“我就是年年靠来杨凌农高会淘宝淘富的。”

这些场景每每让张光强感动:“我们看到了农民对技术的渴求。”

杨凌农高会,成了农业高新技术和成果推广的一种创新方式。农高会还搭起了国际合作的舞台。每年都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企业来参展。近几年,日本、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在农高会上举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周,交流,探讨与合作。

“最近五届,每届展示交流农业科技成果5000项以上、技术与产品交易额150亿元以上。”张光强告诉记者,“去年参会人数150多万,成交额216亿多元。”

“变化的是方法,不变的是目的。”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说,杨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众多的科技成果聚集、示范,然后推向全国。

这“变”与“不变”之间,正是这个国家示范区的生命力所在。

编辑:邓京荆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