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日报社论
|
最珍贵的北京奥运会遗产:一个更加自信、通融和负责任的中国 2009-08-07 08:4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7日社论:明天,中国人庆祝北京奥运会一周年之际,对于这个历史事件所带来遗产的各种赞誉会铺天盖地。 然而,那些戴着政治有色眼镜的人会因中国的表现不如其所愿而倍感失望。中国没有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行事,而是一直保持了真我本色。那些一门心思只关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人们也可能会对一些令人不如意的倒退现象多有抱怨。政府部门仿佛也不再急于竭尽所能地确保很高的环境标准。此外,我们肯定还会听到诸如当初就不应该把奥运举办权授予北京这样的陈词滥调。 只有把奥运会作为当代中国历史重大转折点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看到,奥运会带给中国和世界极其丰富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宝贵遗产。无论外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多么迫切地希望这个奥运会能使中国发生合乎他们口味的、“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新的起点。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北京奥运会做得很棒! 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对于普通北京人而言,08年奥运留下来的最好遗产中就包括更好的空气质量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事实上,北京市政府也不再需要战战兢兢地计算着“蓝天”数和担心污浊的空气质量。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得以改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奥运期间一些非常规的有效措施如今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日常做法。 不少人怀疑中国政府可能会削减境外记者在中国的采访自由度。然而,此种担心并未成真。相反,“7.5”暴乱发生后涌向乌鲁木齐的外媒记者们为他们所获得的不受限制的采访自由而感到震惊不已。 单从信息控制方面来看,这的确称得上是具有“革命性”的变化。但是,鉴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迈出这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很多积极变革的催化剂。更清新的空气和更便利的公共交通仅仅是这些变革中让人感受最直接和明显的部分而已。 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和世界的联结从未如此紧密。当然,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相互理解。外国人将08奥运会描绘成“中国初入国际社交界的派对”。对于中国、中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而言,北京奥运让他们对融入国际社会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难道国际社会不乐于见到一个更加自信、更加通融、更加负责的中国吗?这才是北京奥运会最弥足珍贵的遗产。(中国日报评论员 谭宏凯 编辑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