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
中国跨越:新中国60年八大历史性变迁 2009-09-18 09:28
科学技术跨越: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向科技强国进发 2009年9月1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C919项目正式开工制造机头工程样机,标志着大飞机研制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中国“大飞机梦想”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具备制造大飞机的能力。 历史不能忘记:60年前的中国,科技的全部“家底”就是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不超过5万人的科技人员队伍。 新中国的诞生,是科技事业腾飞的光辉起点。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1956年制定实施“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集中力量形成的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缩短了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翻开了科技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科学技术从此突飞猛进。 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绘制,“太空漫步”成功实现,“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记录着科技跨越发展的脚步。 目前,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500万人。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与研制“两弹一星”倾一国之力不同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科技与经济、市场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国家倡导自主创新,企业和个人创新的激情也被点燃,迸发出强大的创造活力,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2007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的72.3%,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全国的68.4%。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时不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新能源汽车等;抗SARS、甲型流感等疫苗和新药;互联网、多功能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手机……科技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科技元素也已融入百姓生活。 科技的作用,既在于支撑发展,也在于引领未来。当前,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阶段,中国正在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技术领域积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走过60年,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正向科技强国进发。 市场供应跨越:从处处短缺到物物丰盈,卖方市场转型为买方市场 凭票供应、排队购物、露天电影、几分钱一本出租的小人书、冬储菜、停电等曾经是中国百姓习以为常的生活经历。 而在1993年,流通了41年的粮票取消了。2000年冬,全国最后一个为市民协调供应冬菜的“会战指挥部”撤消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发生了商品短缺到物产丰富,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根本性转变,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生产、工业制造、服务能力的全面跨越。从此,普通群众有了物质文化消费选择的自由。 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客流量的变化,是这一变迁的缩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顾客为了早买到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晚上来排队,一排就是一宿。那时,二楼鞋帽柜台前,常年都有固定的铁杠子,怕挤坏了柜台。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商品供应量迅速增大,抢购的现象渐渐少了。而现在,打折促销也看不到排队的现象。 曾经无法解决的吃饭问题解决了。1998年中国农民第一次为卖粮而犯愁。这个曾经保证不了群众口粮的国家,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 曾经的奢侈消费,变成了普通消费。家用电器、手机、计算机、轿车等,这些最初只有有钱人才能拥有的商品,如今都是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商品。 曾经的公务消费,变成了大众消费。交通设施的快速完善,让以往只有凭介绍信才能乘坐的飞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 曾经的本地消费,变成了全国消费甚至是全球消费。市场流通的活跃,改变了人们出差捎回土特产、出国捎回洋货的习惯,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得到外地的、甚至是国外的商品。 60年间,市场供求关系的跨越,彻底结束了在农业社会、计划经济年代的短缺经济,进入了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年代的富足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