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特稿
|
专栏:诺贝尔奖与中国面子 2009-10-09 14:11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9日专栏文章: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每年十月初宣布当年的获奖名单。对于那些历来将诺贝尔奖看作国家科学和教育发展成果重要象征的中国人而言,刚刚过去的一周无疑会让他们感到遗憾和羞愧。偶尔有海外华裔科学家获奖,更加剧了国内对诺奖的关注和渴望,同时也引起了各界深入的思考。从人种上看,中国人绝对有能力获得这一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但我们仿佛被一些东西捆住了手脚,比如,落后的制度。 对诺贝尔奖的渴望一方面表现出中国人希望跻身世界科学殿堂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体现出国民内心深处对于自身价值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在科学领域,我们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还有比获得诺贝尔奖更有效的途径吗?拿奥斯卡奖来说。奥斯卡华裔获奖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高薪终身职位。但诸如冯小刚等国内著名导演的生存环境却截然不同,他们将自己从没获得过奥斯卡奖的经历归咎于该奖项强烈的美国情结,他们认为奥斯卡奖是美国“内务”。但诺贝尔奖不同,获奖者中很少出现瑞典人的身影。 诺奖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不是因为其在科学领域的崇高威望,更不在其奖金数量,而是由于中国国家媒体始终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几位华裔获奖者的名字。李政道、丁肇中和杨振宁等几位华裔科学家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几年前,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中国女子翁帆结成连理,一时间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新闻。相比之下,随后的几位华裔获奖者在中国媒体的曝光率则要低得多。朱棣文担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消息在中国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华裔科学家高锟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受众反响一般。环球论坛进行的一次受众调查显示,73%的受调查者表示,海外华裔获奖,他们并没感到自豪和骄傲。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不关注诺贝尔奖。同一项调查表明,80%受调查者“期望中国科学家能够得奖”,59%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科学家必定在诺贝尔奖上实现突破。杨振宁曾经预测中国科学家将在20年内获得这一期盼已久的奖项。他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教育持赞赏态度,在多次演讲中称赞中国教育重视培养数学技能,并指出中国学校在这一方面强于美国。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同样在其文章中称赞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但国外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编出新闻称耶鲁大学某前任校长从美国的视角严厉的指出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尽管那是一篇假新闻,但行文泼辣,眼光独到,切中要害,必定出自内行之手。诚然,我们培养了大批世界级考试高手,但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呆板的教育模式无法造就真正的科学精英和领军人物,那需要出众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中国,不按规则办事的人往往得不到提升的机会。如果你在学校或研究机构工作,完不成一定数量的论文,或者无法在某些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那么很可能失去职称,甚至丢掉工作。科学研究兴盛局面之下,学术剽窃成风也就不足为奇了。学术腐败甚为猖獗,牵涉到众多大专院校校长和研究机构负责人。 尽管学界热闹非凡,但中国对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依旧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8%用于科学研究,而中国仅为0.83%。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绝对投入量的确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这些经费都花到哪里去了呢?中国红网(Rednet)的一位评论员王延春(音译Wang Yanchun)表示,资金通常都用来建筑政府大楼或者购买公车,真正用在研究上的钱很少。 科学无国界,但文学却跨不过语言的障碍。在诺贝尔奖各奖项中,文学奖是普通中国人期望值最高的一个。截至到2008年,只有一位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于2000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不同于科学。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已经三十年,涌现出数位具备竞争诺贝尔文学奖资质的优秀作家。但阅读中文作品的西方学者远比阅读西方语言作品的中国学者少得多,因此即使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作家,在世界上的曝光率依然很低。 早些时候,我在接受《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我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以及对今年该奖去向的预测,节录如下: 至于谁能获奖,我没有个人偏好。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并不只根据候选人的文学造诣做出评判,还要看其作品深远的影响价值,但许多中国人把诺贝文文学奖看作一个对作品本身的终极评定。因此,我们完全理解了,为何那些昙花一现的作品被排除在外,为何这一文学奖项不会按照人口和政治信仰平均分布。也就是说,文学奖确实看上去像是以西方为中心,只是出于象征性的善意和友好,才偶尔颁发给亚洲作家。多年来,中国人曾经期盼自己国家出现一名文学奖获得者,但这股思潮已经式微。我们不得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流行文化的盛宴,只是由极少数顶级专家秘密评判的比赛,就其本身而言,不具备鼓舞民族精神的作用和价值,诺贝尔文学奖正逐渐丧失其在中国文学爱好者中的影响。谁当选都无关宏旨,猜来猜去没有实际意义。只要有评选的价值,就没人会对奖项本身公开表示不满。我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会选谁。如果这一奖项是由数千人一起评选的,那么我们还可以研究一下规律和趋势,预测一下大众的口味。但如果只有几位评委,那就无从预测了。评审委员会内部的讨论及说服程序经决定最终花落谁家。但入围最后名单的五位作家并未向外界公开,即使公开了,猜中获奖者的几率也不高。从统计学角度看,获奖者将是一位来自西方世界的作家。尽管我非常希望一位中国作家能够获奖,诸如莫言、余华或者苏童,但我不会做出预测。 等读者们读到我这篇文字的时候,文学奖得主已经公布了。如果是一个中国人,那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们立刻会排长队购买其作品。报纸会不惜版面,报道这位作家的一切。记者们会立刻找到并采访这位作家儿时的同学,让他们说出这位诺奖得主幼年时表现出的任何与天赋有关的蛛丝马迹。此外,这位作家还会当选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在政府的大力要求下,频频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强调“少年时做一名好学生”的重要意义。繁忙的生活中,此君唯一缺少的是用来写作的时间。 因此,中国作家在其创作高峰期得奖也许未必是件好事,等到他们江郎才尽之时,捧回大奖,于本人,于读者,也就没有什么损失了。(中国日报专栏作家 周黎明 编辑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