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海外看中国
|
建立统一的国际环境治理机构刻不容缓 2009-10-30 09:3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30日言论版文章:环境危机全球肆虐。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森林退化,渔乡荒废,气候突变……要解决这些棘手而重大的问题,必须对建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这一紧迫议题有深刻的理解。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但世界应对未知挑战的态度和方法却显得越来越模糊和令人困惑。门类繁多的机构、协议和条约束缚了环保事业的手脚。这个领域目前需要的是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尼克拉斯·萨科奇就气候变化问题,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国际社会必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借助今年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大力推动建立“世界环境组织”。也有其他国家领导人,尽管不在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和匹兹堡二十国峰会之列,但依然表现出与法德领导人相似的观点。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与各国环保部部长的感受相似,整个世界都越来越意识到,如若没有政治的强力干预和有效的国际行动体系,所谓抓住机遇,解决环境问题实属痴人呓语。诸多国际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之名,肩负环保使命,貌似大权独揽,但它们向来窘于资金匮乏或缺少实权,致其行动计划沦为纸上谈兵。其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是处理全球气候问题的权威组织,但在联合国所有机构中,环境规划署的年度预算总是位列榜尾,一年的预算还买不起一架“波音”737飞机。 环保领域的资助大多以设施和资金形式流失,而这些设施和资金往往与那些真正负责全球环境议程设置的关键机构毫无干系。此外,旨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数以百计的条约和协议均设有独立的秘书机构,给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带来许多人为障碍。多头监管使协调工作举步维艰。这种混乱局面同样分散了稀少的环保资金。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与建立有组织的统一环保协约执行机构相比,众多独立机构在监督执行各自环保协议或条约过程中产生的行政成本是前者的四倍多。在应对挑战和危机的过程中,有限的资源本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 对于那些人力及财政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就成本而言,尽快改革环保资源分配和使用时的复杂格局和低效模式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例如,从1992年至2007年,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国际协议和条约多达18种,为了制定、签署和监督执行这些协约,全世界在15年间先后召开过540多场会议。这些会议共计诞生了超过5000项具体决议,要求相关国家切实遵守。 联合国内部同样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环保机构。该机构应当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致力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并驾齐驱,在联合国内部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证明,强大的国际机构体系是促成成功国际合作的前提。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二十国峰会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功不可没。 地球人口已逾60亿,40年后将超90亿。各国政府应当抓住时机,通力协作,规划未来,否则人类的命运就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如果我们承认,解决环境危机离不开规划,如果政府承认,低碳、高效的绿色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唯一之路,那么,在一系列开明改革计划中,加强国际环境治理机构体系建设注定占据显位。尽管这种改革还需要全世界积极而广泛的讨论和甄别,但如果我们想在21世纪幸存下来,国际环保机构体系建设的步伐便刻不容缓。 斯蒂芬尼亚·普雷斯蒂贾科默(Stefania Prestigiacomo)系意大利环境、土地和海洋部部长;约翰·尼奥鲁格·密楚基(John Njoroge Michuki)为肯尼亚环境矿产资源部部长。两位作者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治理部长及高级代表顾问团联合主席。 (作者为Stefania Prestigiacomo ,John Njoroge Michuki 编辑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