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9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中国面临越来越紧迫的"控烟时间表"

2009-03-09 09:52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中国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几乎是美国的20倍;国内销售的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字样比出口烟的烟盒上的小很多;中国有着深厚的"敬烟文化"……

"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让中国的'控烟时间表'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深感忧虑。

中国2005年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次年在这个全世界烟民数量最多、烟草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正式生效。

"公约必须在2011年内落实,但我们还有很多都没有做到,时间非常紧迫。"王陇德说。

《公约》明确规定应"广泛禁止烟草广告""广泛禁止所有形式的烟促销和赞助"。但是,中国媒体上的烟草公司形象广告比比皆是。

吸烟能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口腔疾病等,这已经是医学界不争的研究结果。

由于在控烟问题上进展缓慢,2008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中国被授予"烟灰缸奖"。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王陇德提出了"尽快制订烟草危害防治法"的相关建议。

"我只是一名旗手,我的支持者很多。"他说,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都提出了控烟建议。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施作霖代表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黄细花代表则建议将醒目的烂肺、烂牙、骷髅等图片印在烟盒上。北京律师许智慧代表提出"尽快出台规定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的规定",并禁止烟草企业的变相、隐性广告宣传。

尽管多位代表向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控烟建议,但王陇德坦言"控烟在中国阻力重重。"

"有官员认为烟草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提高烟草税将影响地方收入。"他说,"但是国际上的权威研究表明,提高烟草税,不会影响财政收入,却能有效控制吸烟人数的增加。"

国际权威研究显示:一个国家即便制定了烟草危害防治法,短期内烟民的数量不会明显降低,可能要二三十年后效果才能明显显现。

王陇德表示,中国"敬烟文化"和人们对吸烟危害认识不够也是阻碍控烟进程的重要因素。

中国国家控烟办公室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七成的人不了解烟草的危害,既不想戒烟也没有意识到将卷烟当做礼品赠送有何不妥。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表示,控烟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立法、行政、经济、宣传等方面做不懈的努力。

控烟专家指出,国家烟草专卖局作为政府部门,要履行公约的控烟义务,但同时它又是烟草公司,要维护本行业利益,这两种角色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冲突,势必影响中国的控烟进程。

2008年,由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纽约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的"迈向无烟中国"控烟项目的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比例为45%~55%,美国只有3%,英国只有6%。

"医生的吸烟率这么高,根本不可能起到控烟的示范作用。"王陇德说。

由卫生部和教育部支持的国内10家卫生工作者协会和10所著名高校及其附属医院3月1日启动了卫生工作者带头不吸烟的活动。

这项活动涉及30多万卫生工作者,并承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鼓励患者戒烟、提供戒烟方法。

"中国已经在某些方面开始尝试并取得进步。"同样提出了有关控烟内容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说。

一些地方开始尝试为种烟草的农民寻找种植替代品。虽然农民种烟草的收入比种粮食收入高,但是种植水果、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新的选择。

北京已出台了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上海、杭州也将控烟列入了立法日程。

编辑:富文佳 来源:新华社

 
图说两会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