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中国:“旧颜惊暗换”
1994年再次到访中国的丹发现,中国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取了很多西方元素:北京的老旧胡同中冒出许多新式大厦;酒店里能见到许多外国专家;宽阔的步行街上已商铺林立,更加注重为外国游客服务。
而这一年的上海,到处都是在建工程。动辄几十层的在建摩天大楼,还有高大的立交桥,已几乎看不到1980年代在遍布中国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这些都令丹感到惊讶。在上海拍过的两张照片,令丹至今难忘,“我注意到,一座普通旧式居民楼的长长阳台挂满了衣服。后来发现,他们的房间小得没有晾晒的地方。而就在距此处2条街远的地方,一座现代化的大厦正拔地而起。我在一篇文章中发表了这两张图片,题目就叫‘旧和新'。”
定居中国:感受“第二故乡”
2002年,丹受聘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并最终定居哈尔滨。次年,他受邀担任黑龙江省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主编。丹发现,他培训的记者,很快学会了用西方视角报道新闻。 “我刚来的时候,发现电视台的外景记者采访时总会成为摄像镜头前的中心,而非将采访对象作为主体。但当我和他们解释后,记者们便很快改进了报道方式。”
丹觉得,中国如今的报纸和媒体出版物水平日渐提高:页面设计非常精美,标题醒目,大尺寸的图片很有视觉冲击力,报纸也增加了许多观点栏目,比如《中国日报》做得就很有影响力……一切一切,都在向国际化接轨。
在写作方面,丹觉得中国也在不断进步:“比如前些日子我看到的一本书,讲的是一位嫁给犹太人的上海妇女在其丈夫去世后,携二子前往以色列,通过售卖中国饺子,发家致富﹑后又回到中国上海创办起综合性企业的故事。”丹解释说,“因为写作方式还是中国的,可是又融入了有关西方的内容,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结果,更是中国在文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在采访结束前,丹邀请记者参观了他的“中国收藏馆”:从水墨画,到中国陶瓷,再到各类中国雕塑……用丹的话说,中国绘画就好像中国的语言一样,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就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又好像一个个故事,令人遐想无限。这是传统西方绘画所不能比拟的。”
作为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的外国记者,丹最后总结说:“几十年的中国生活,已经让我成了这里的一部分。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采访对象简介:丹·本·卡南(Dan Ben Canaan):前《纽约时报》﹑《耶路撒冷邮报》记者﹑前黑龙江电视台英语节目主编﹑现任《环球时报》特约专栏作家﹑黑龙江大学英文写作教授。
编辑:肖亭 来源:中国日报网(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