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酒店航空
宾馆有偿商品"开封"矛盾频发 行业监管漏洞待填堵
2011-10-08 17:02:0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十一”黄金周到来,酒店服务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国内许多宾馆、酒店都在客房内提供有偿使用商品,商家提高收益的同时,也方便了消费者。但一些地方频繁出现有偿商品“被开封”问题,引发店客纠纷。

业内人士表示,宾馆在客人入住时,有必要增加双方查验环节,而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以保证该行业健康有序运行。

酒店客房渐成“微型超市”

随着酒店服务业竞争加剧和社会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者客房消费成为宾馆新的收入增长点。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原本常见的客房“老三样”,如今被新增加的贴身衣物、中高档洗漱品和保健品等所“湮没”。少则十余种,多则数十种,宾馆客房大有变成“微型超市”之势。

由于公务需要,长春市民林涛经常出差,他对酒店客房内提供的收费商品情有独钟。“尽管宾馆内的商品价格偏高,但使用方便,优势明显。”林涛说,选择酒店客房商品的主要原因是消费金额可直接计入房价,便于差旅费用报销。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普通超市相比,酒店客房内商品价格普遍要高出很多。以某品牌500毫升矿泉水为例,超市价格为1元至1.2元,而酒店价格在3元至6元;一条市场价15元左右的内裤,酒店售价30元至40元。

有偿商品“开封”矛盾频发

哈尔滨市民廖先生日前到辽宁出差。次日到酒店前台退房时,服务员告诉他除房费外,还消费一条10元钱的毛巾。“我使用的是摆放在洗手间的免费毛巾,这10元钱的消费从何而来?”

一头雾水的廖先生回到此前居住的房间,工作人员告诉他,毛巾外包装已被拆封,表明已经“消费”过。“我除了喝了一瓶饮料外,毛巾的外包装我都没碰过。”他说。

与其同行的同事劝他“认倒霉”,但这次廖先生还较起真来。在与服务员交涉未果后,他直接找到酒店经理。经过一番据理力争,酒店同意将他的这笔“消费”免除。

尽管廖先生“胜”了,但心里很不舒服。跟廖先生一样,许多经常在酒店住宿的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针对“被开封”问题,从事5年酒店服务工作的长春市某宾馆客房部经理徐继表示,这是目前店客纠纷中最集中的一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