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图片报道
组图: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
2011-08-25 21:25: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第六组光明网辛忠:老区人民感谢党的好政策

8月5日 铁边城村 晴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从延安市到了最终目的地——吴起县铁边城镇。据说,铁边城镇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创建者赫连勃勃在吴起境内修了许多城池,铁边城即是其中之一。据传说,赫连勃勃征战频繁,三个女儿为替父分忧,分别管理琵琶城、山丹城和铁边城。铁边城的守卫者就是赫连勃勃的大女儿赫连铁。镇里的遗址上还有城墙残留,周长3500米,为夯土筑成,古城开有南北两门,现在仅存残迹,依稀可辨。

镇长邱文斌接待了我们,他给我们介绍了铁边城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带我们参观了新农村建设情况,那些一排排新式窑洞整齐又漂亮。驾车来到附近的大坝,我看到一座三十多米高的土垒大坝,据说这座大坝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有了这座大坝,就可以把雨水积累起来,等达到一定积水量就可以进行灌溉,解决部分田地的饮水灌溉问题,碰到水量过大水位过高时,还有专门的排水沟渠。随后,我们爬上附近的乾龙山,从山顶俯瞰下去,经过重新整修的铁边城旧址尽收眼底,打造老区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铁边城镇有了整体的了解,我们就乘车绕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铁边城村的村支书李向虎家中,我与老区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生活正式开始了。

铁边城镇是吴起县最早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乡镇,而铁边城村则是该镇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最好检验地。李向虎支书带我到了退耕还林的山坡,据他介绍,这些山区以前都是梯田和坡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庄稼收成毫无保证,遇到干旱的年份,玉米亩产达不到百斤甚至零收成,所以虽然当时百姓每家人均田地达到20亩,但是付出了汗水,但没有相应的收成,生活温饱都很难解决。但是从1998年朱镕基总理视察延安时提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舍饲养畜、以粮代赈”的16字指导方针后,延安市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以铁边城村为例,原有的梯田坡地都经整体规划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陆续对9600多亩坡地梯田进行了退耕还林,到2001年,退耕还林已经初显成效,黄土高坡变青山不再是梦想。

为了保证百姓生活,弥补因退耕还林造成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政府积极贯彻以粮代赈的政策,从1999年开始对退耕还林的农户进行每人每亩200斤粮食和20元管护费的补助,这项补贴连续实行了8年,到2006年,县政府提出将补助政策再实行8年,更是将管护费提高到了90元每亩。

而退耕还林后的山地仍属于百姓所有,山地上种植了山杏、山桃和沙棘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种植既建设了生态林,也为农民提高了经济收入。

看完山林,李向虎书记特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水窖旁边,这种水窖露天的部分是100多平米的雨水收集区,雨水经过收集区进入水窖,然后利用管道将水引入农民家中。这是政府2000年推出的“人畜饮水工程”,每个水窖的建设费用大概9000元,其中国家补助每个水窖7500元,农户自己出资小部分。截止到去年,已经基本实现了每家一个水窖,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全年有水的“奇迹”。之所以说是奇迹,据李支书介绍,修建水窖之前,农民每天早晨要用驴拖着水桶翻山越岭去偏远的川道取水,一个来回就要半天时间,有了水窖,老百姓终于用水无忧了。

学习体验农活是我们此行的重要方面。在我们的要求下,李支书带领我们扛着锄头来到了田间。这时正是农民为庄稼锄草的时节,我们兴致盎然地学起了为庄稼锄草。别以为很简单,原来小小的庄稼地里还长着那么多植物,土豆、豌豆、白菜,当然还有各种草,对于来自城市里的我们,竟然不能自如地把庄稼和草分开,幸亏李支书的耐心指教,我们才认清了哪些是庄稼,哪些是草。认清了就得下手干活,看李书记拿着锄头灵活自如,我也就很“自信”地开始“战斗”,谁知道,看似简单的锄草并非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无辜的庄稼判了死刑。旁边的队员更是嘲笑我说我锄草像是在刨地!经过李书记的指导,加上认真观察练习,没一会工夫,我就能顺利地锄草了。早晨的天气并不热,但是经过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劳动,额头上还是流下不少汗水。终于学会了锄地,心里非常高兴。

在锄地的过程中,一个村里的老汉看到我们,可能是因为好奇,他走到庄稼地旁边看我们,还不时地抿着嘴笑。我们便趁休息的时间过去跟他攀谈起来,我们了解到,老汉姓李,叫李向精,今年56岁,是铁边城村的村民。当我们向他询问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看法时,他说,刚开始百姓不相信,认为这是假的,老百姓靠种地生活,退耕还林没有了地怎么生活,所以开始村里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是,后来大家看到政策一项项都得到了落实,也确实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大家都积极拥护这一政策,这几年村民的生活也好起来了,“感谢党的政策好,确实好得很”。

据李老汉介绍,当年村民生活条件差,生病了也不敢去看,小病只能硬扛着。但是这几年国家对老区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特别是农村普及医保制度,村民一年只要交二三十元,就能享受到在乡镇医院看病报销70%,在县里医院看病报销60%的政策,这大大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谈话过程只有不到半小时,但是李老汉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党的政策好,现在老百姓日子实在好得很”,当我们问他知不知道今年是党成立90周年时,他的表情立刻显得严肃起来,顿了顿说,知道,我看电视了,共产党成立90年了,我们穷山沟的人都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政策下达,民意上传,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听到李老汉如是回答,我的心里顿时觉得我们的此次延安行确实没有白来。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 详细

各地新闻
>> 详细
点击排行
  平易近人中更显大国领袖风采——俄罗斯友人眼中的习近平
国信办将严打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