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腕之举
因富之名,湘江的航电之争只是一面镜子。
水是带动工业化进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对于经济社会的作用绝不仅仅限于发电或者通航。
“沿途厂房如盖,烟囱林立。”9月17日,在“保护母亲河·妙盛湘江行”湘潭段的欢迎仪式上,湘江全流域环保调研活动的协调人何建军这样描述他一路看到的湘江景象,“大大小小从工厂蜿蜒而出的污流注入湘江,有一些甚至未经任何处理,令人揪心。”
在这样的揪心背后,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湘江沿江地区已成为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极,沿江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六市集中了全省70%的大、中型企业,六市GDP占全省总量超过6成,形成湖南最大的经济走廊。
许多年来,这是令人喜忧参半的事情。我国现在很多的工业,因为没有水而不能合理布局。水,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已让人焦虑不安,揪心不已,并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入21世纪,水的价值和作用如同煤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一样重要,它将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战略资源,在中东、中非,现在一些国家为领土而战,在将来,极有可能为水资源而战。
湘江的水推动了沿岸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里让沿线城市找到了发展的冲动。但冲动过后,却是久远的伤痛。
“我们这一次沿湘江而下,经过衡阳市水口山、株洲市清水塘、湘潭市竹埠港三个工业区,看到这些地方的污染状况虽然已经比前些年要好一些,但仍不容忽视。”9月18日,在“保护母亲河·妙盛湘江行”长沙段欢迎仪式上,站在橘子洲头,作为一名普通环保志愿者的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帅告诉记者,这些地方欠生态发展的“账”还远未还清。
如果算算环保账,这些企业多年来创造的利税,赶不上污染治理所要付出的成本。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就像是经济的影子一样,粗放型的经济结构和掠夺式的发展模式给高速发展的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先污染再治理”这种不顾一切只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方式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壮士断腕,犹未晚也。
从提出要把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起,湖南一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治污节水,践行地毯发展。
怀着“壮士断腕”的决心,自2008年起,湘江保护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成立了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委员会,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通过3年努力,湖南实际完成整治项目2063个,其中关闭、退出、停产企业765家;限期治理项目408个;流域内建成62座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填埋场、3个园区污水处理厂;郴州四大矿区由239个小矿整合成22个。这是湘江流域环境保护的飞跃期,环境保护建设的成就超过了湖南以往任何时期。
今年7月,湖南出台《湖南省2011年市州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以刚性手段把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通过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今年要实现全省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8%的目标。据悉,水资源管理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评估范围,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拥有丰富水资源,亲水、乐水的湖南人,没能把目光停留于追逐经济发展的涸泽而渔,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好水这一珍贵,以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下之愿
湖南人是有天下情结的。
无论是“湖广熟,天下足”还是“无湘不成军”,都映射出湖南人浓烈“忧乐天下”。一条湘江更是放大了湖南人的天下情结。无论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还是“打造东方莱茵河”的铿锵之愿,都是这条母亲河对于湖南发展的启示。
这样一条流淌着哲学和诗意的河,同样流淌着财富与未来。
面对“两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我们该怎样正确地认识湘江母亲河,认识湖南的水?
“水情是最大的省情,水患是最大的忧患。”一位理智沉稳的媒体人这样评价湖南的水。水之于湖南,是休戚与共的重要元素。而执政者亦是以这样的高度治水。
湖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5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湖南水资源的自然禀赋并不优越,特别是一些制约水利良性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水利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水利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能资源开发不规范,水体污染时有发生,距离人水和谐目标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鉴于此,作为水资源大省湖南仍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洞庭湖和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全国水利改革试点省,截至今年7月份,国家对湖南的水利投入超过了60亿元,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