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减税文章是民生之幸国家之福

2012-03-27 09:03:2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近日,有关税收的高层表态频频拨动公众的敏感神经。从财政部负责人“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到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应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无不涉及结构性减税的宏观政策,传递出税制改革的清晰信号。

当前,是税负过重,还是税收结构失衡,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有学者直言,占比70%以上的间接税,加重了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加剧纳税人的税负焦虑。而权威部门专家给出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宏观税负在3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平均40%以上的税负,我国总体税负水平仍处合理区间。视角不同,看法各异。但如果我们正视2011年税收增速近3倍于GDP增速的宏观背景,直面本该由国家财力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仍处在较低水平的基本现状,或许就能更准确把握公众的税负感受,更深切理解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

目前,“三公经费”高额的数字刺激公众心理,缺少透明、监督不够的预算执行诱发合理猜想,一些垄断部门和行业价高质次的服务招致颇多微词,看病贵、入学难、保障弱的问题困扰普通百姓,无形中加重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税单分量。因此,在民生语境中考量税负问题,既有关于纳税金额多少的纷争,也不乏税收有多少惠及民生的疑问。民意所指,无非是让税收更好地回归“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位,更多地承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

应当看到,为民生而减少税收、增加投入,既是支出,更有收获。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内需动力不足、消费拉动乏力的困扰,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障碍之一。消费意愿不强、能力不够的背后,是收入增长跑不过税收增长的无奈,是民生保障仍有待改善的现实。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营业税改增值税若全面推开,尽管全国税收净减收将超过1000亿元,但可以带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同时新增就业岗位约70万个。一减一增,足见结构性减税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显著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推进以结构性减税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做足做好减税文章,不仅是减轻税收负担、纾解民生焦虑的惠民之举,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催生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举措。当我们站在人均GDP跨越5000美元,全年税收近9万亿元的新起点,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挑战,如何在具体的改革制度设计中不断回应民生关切,顺应民生期待,改善民生保障,考验政府职能部门的决心和能力,影响公众的幸福感受,更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相关新闻:

减税成重头戏 资源税房产税改革将深入推进

结构性减税将从五方面推进校车运营有税收优惠 

财政部:2012年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谢旭人解读财政热点:减税成今年积极财政政策重心

贾康委员:税负痛苦症结在于间接税比重过高

财政部官员:“十二五”肯定推广房产税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民生 结构性减税 新华时评 宏观税负 国家税务总局  

精彩热图

枣庄抓获白色母狼

盘点全球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