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河南古迹遗址遍地 受城市化冲击文物保护难度大

2012-05-11 16:47:4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探访我省文物保护情况

策划:省内新闻部

执行:首席记者张志立周斌李钊记者谷武民杜文育韩聪聪房琳于扬郭启朝

见习记者段伟朵通讯员李凯实习生张惟一宋昆李秀丽徐方方李骁晋闾斌

开篇的话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古迹遗址,是凝固的历史,也是生动可感的具象化、物化历史。

浩渺的历史、数千年的文明,其陈述皆缘于此。由是定位了古迹遗址的价值。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8日讯大河网报道:岁岁年年,这些历史的具象化存在难免被雨打风吹去,有时更是遭到人为破坏。但,我们总也不在意,总也不注意,有时候还很无辜。不在意,因为我们是文明古国,文物多了去了;不注意,因为发展太快、建设太快,无法顾及;无辜,因为我们没法认识、认知,或说无知。消失了,才知道,文物遗址——那是我们的宝贝。

而古迹遗址一旦失去,就是永远。

在此,我们不求全面,窥一斑以表达心迹:请珍惜、保护古迹遗址,不要让历史在我们的指缝里溜走。

河南

历史古迹美不胜收文物官员如数家珍

“说起咱省的古迹遗址,可谓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啊。”4月17日,接受采访的省文物局文物处杨副处长如数家珍颇为自豪。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上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因此分布着大量历史古迹。仅从遗址的角度考察,我省就有大量的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群、手工业作坊遗址。

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围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地下文物遗迹称为大遗址。在列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100处大遗址中,河南有14处(另有2项跨省项目涉及河南)跻身其中,可谓名副其实的遗址文物大省。这14处大遗址集中分布在洛阳、郑州、安阳、平顶山、三门峡等5个省辖市范围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右图)。

其中郑州市和洛阳市分量极重,14处中的10处皆被这二市收入囊中。郑州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郑州商代遗址、郑韩故城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巩义黄冶三彩窑址、巩义宋陵等5处。洛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洛阳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邙山陵墓群等5处。

此外,安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安阳殷墟和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2处。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与灵宝北阳平遗址群两处大遗址则分别位于平顶山市与三门峡市境内。

现状

受到城市发展冲击文物保护难度加大

据来自省文物局权威资料表明,14处大遗址中,郑州商代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郑韩故城遗址、安阳殷墟、偃师商城遗址等5处大遗址分别位于城市建成区或城乡接合部,受到城市发展或老城区改造的冲击较大,保护难度最大。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等9处大遗址基本分布于城市远郊、农村或田野当中,所受工业化、城市化冲击相对较小。

记者采访中,有关专家透露,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对落实大遗址保护相关配套工作没有热情,有些甚至将大遗址保护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严重地阻碍了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展。此外,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村镇发展规划的关系尚未理顺,村镇发展往往没有经过严密规划,造成对大遗址破坏。

为此,专家建议进一步做好大遗址保护的宣传工作,使大遗址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保护大遗址的良好氛围。在大遗址保护问题上,国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做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以使大遗址保护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

精彩热图

泰国的“租妻”文化

"血脖肉"做馅 香精掩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