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户口挂公厕 择校有多痛

2012-05-17 07:39:01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当学生们能够在不一样的学校接受品质大体一致的教育,择校怪象恐怕就不会这么猛烈了吧

南方某地,小学名校一席难求,部分家长“高招”迭出:有家长为了让孩子“挤进”非户籍所在地段的名校,竟然把户口空挂到名校地段内的一个公厕上。如此“奇思妙想”,猛一听好笑,细一想很痛。

而促使这一幕发生的直接原因,或许正是当地对跨区域招生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措施。为确保绝大多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今年当地义务教育阶段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要控制在10%以内。而就在今年2月,国家教育部等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在3年内将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减少到10%以内。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接连发出的严令,并没有浇灭家长们择校的热情。相反,由于跨区域招生比例逐年下降,使得择校更加困难,严峻的现实逼迫家长们玩起了各种猫腻,目的就一个:送孩子进名校,成为那幸运的10%。

择校风禁而难止,虽然和家长们普遍的“教育焦虑”有关,但也不难理解:试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呢?所以说,优质教育资源一日分配不均,“户口挂厕所”一天难止。今天挂厕所,明天可能挂商场,后天还可能挂酒店。

少数“名校”掌控着优质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设施,自然在择校方面占据优势。一旦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固化而得不到合理的布局和流动,就必然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争抢。因此,国家很早就提出要打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缩小学校间在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实现就近入学、合理择校,可是从目前看来,成效并不显见。

所谓“学有所教”,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都有享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机会。因此要根除种种择校怪象,唯有下决心推进城乡和地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强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优秀教师的跨校交流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

当学生们能够在不一样的学校接受着品质大体一致的教育,择校怪象恐怕就不会这么猛烈了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

编辑:于姝楠 标签: 择校 名校 家长 招生 奇思妙想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萧蔷走红毯秀傲人上围

听见黑白的颜色

陕西现奇葩“天桥” 跨6楼顶穿8楼墙

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女朋友

精彩热图

山东青岛:动物也吃腊八粥

人像摄影:步入现实的“幽灵公主”

张歆艺如花妆附体 无节操刷屏吓坏网友

刘涛晒京剧扮相 穿粉色戏服妩媚动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