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为什么我们“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2012-05-22 13:40:1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诚信缘何缺失

“中国人最不满意、或者说最痛心疾首的莫过于诚信的丧失。”中央党校教授徐平说。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何以如今各类诚信问题层出不穷?

“简单地说,就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此前各种社会诚信的社会性条件和要素崩解了,但新的相应的社会性条件与要素还没有建立起来。”南开大学教授王处辉一针见血地解释说。他指出,比如中西方社会价值系统的某些因素,被一些人按自己的利益要求选择出来进行机械结合。如中国传统的功利理性是与诚信及群体主义道德相匹配,但当下有些人却只想要功利理性。

王处辉还指出,好的市场经济是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而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提,是公民普遍认同的法治精神。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强调以法治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中国的民众还没有普遍形成法治精神。

“生活环境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徐平认为,我们过去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诚信缺失者要付出很高的风险成本。今天的中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人情世故相对淡漠,不讲诚信者的收益可能大于其风险成本,这也会打击人们讲诚信的热情。

精彩热图

揭《后宫甄嬛传》10大破绽

抓拍动物世界的荒唐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