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出台至今,在北京献血的外籍人士累计达到526人次。这是记者6月12日上午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信息。在发布会上,卫生部还公布了全国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情况。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在介绍北京市无偿献血情况时说:“从1998年献血法出台以后,全市累计的献血人次有400万人次。其中10次以上的献血者是2.7万人次,20次以上的是1.8万人次……关于外籍人士在北京献血,我们在系统里做了一个搜索,这些年应该是526人。”
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圣西睿智(Richard Saint Cyr)医生,便是外籍献血人士中的一员。上周一(6月4日),圣西睿智得到消息,一名在京的外籍产妇需要用到Rh阴性血型。身为Rh阴性血型的拥有者,他在和睦家医院附近的一辆采血车上献了一单位血。
虽然是第一次在北京献血,但圣西睿智希望能有更多在北京献血的机会。据他介绍,因为不懂中文,他对具体在哪里献血、呼吁献血的具体信息并不清楚。
据刘江介绍,外籍人士参与献血更多地出现在2008年之后。刘江告诉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编辑了英文的健康征询表,并对采血的护士进行了英语培训。现在,北京所有的采血点都具备了接待外籍献血人士的能力。”
2008年,北京下大力气,保证了奥运期间Rh阴性血型在本市的供应。据统计,只有千分之三左右的亚洲人拥有此类血型,而在欧美白人中,有15%左右的人拥有此类血型。因此,在各国人士齐聚北京的奥运会期间,为更好地保证不同类型血液的供应,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美国驻华使馆、北京和睦家医院都组织了稀有血型者的献血活动。
据刘江介绍,北京市的稀有血型库已经有1000名左右注册志愿者,另外有1000名左右的非注册志愿者,因此,北京现在的稀有血型储备充足。
同时,在发布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就互助献血的话题发表了看法。
近期,由于供血紧张,一些地方的献血者在其本人或其家属需要用血时,需要在用血之前进行一定量的互助献血,才能在第一时间用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
针对“献血容易、用血难”的情况,郭燕红表示:“互助献血,首先是在血液紧张的时候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另外它适用于择期手术的病人。互助献血不是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更不是对患者及家属的硬性要求。换句话说,我们动员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才是保障临床用血充足供应的主要来源……只有我们的血液供应充足,才能从根本上去减少甚至我们去尽量避免通过互补献血来解决用血的问题……所以要动员社会各界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王青云)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