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如何助推“老有所养”?

2012-07-03 16:11:5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近一段时间,在养老金的讨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有关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话题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如何助推“老有所养”?如何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记者3日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制度可以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普遍。

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适时在上海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

2011年,《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同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将积极争取“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利用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就是“减税养老”。目前,著名的美国“401K计划”就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如何助推“老有所养”?

如果把养老金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塔底是公共养老保险,中部是补充养老保险,塔尖是个人商业保险。公共养老基金由政府设立并强制实施,目标是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政府有责任在养老基金出现收支缺口时给予财政支持。

从补充养老保险来看,通常由行业或者公司与职工协商后设立,目的是弥补公共养老金待遇不足,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商业保险由家庭个人自愿设立,目的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有些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中,公共养老保险发挥主要作用,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保险还十分欠缺,不能承担起不断增加的退休人员养老需求。随着老龄化高峰到来,我国需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满足更高层次养老需求。

广东金融学院陆磊表示,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一政策通过税收小杠杆撬动养老金的大池子,可以减轻政府养老压力,补充养老金,使个人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针对补充养老保险中的企业年金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税前抵扣等,享受优惠的主要为企业。相关专家表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主要针对个人,可以提高个人参保的积极性,但政策制定需多方兼顾。

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表示,养老金由财政主管,而税收属于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如何协调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同时,现在推迟缴税部分将来缴费税率是否一致等都是在操作上需要明确的问题。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在政策制定上应避免出现“逆向调节”,造成高收入群体通过购买高额商业养老保险来避税,原则上还应该坚持“富人多缴税”。

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合理的税收制度能够促进潜在的养老需求,发挥现实的购买力,是合理撬动养老金发展的最有效杠杆之一。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一大学女生的创意时装秀

故宫文化创意体验馆开馆

大自然才是最厉害的PS高手

我国首条高空玻璃吊桥开通 悬空180米

精彩热图

中国穆斯林赴沙特麦加朝觐

北京:绿色出行 任重道远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将亮相迎“国庆”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9月12日—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