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黔茶嘉宾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
“对话黔茶”嘉宾石阡县委副书记黄忠
贵州茶博会上石阡馆
对话黔茶现场
“贵州茶农竟然用上了苹果手机。”这是7月15日,在贵州国际茶博会系列活动“对话黔茶”活动现场,一个浙江投资商发出的感叹。
茶农用上苹果手机的背后,是贵州茶业种植面积达466万亩,即将成为全国第一。而“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不再只是一个推广符号,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和资本聚焦黔茶。
在本届茶博会上,农业部官员周普国点评贵州茶产业时说:“贵州创造了茶产业发展的‘贵州速度’,实现了贵州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和成功典型。”
对此,“对话黔茶”嘉宾、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说,凭借贵州绿茶品质优势、政府和全体茶人的坚持和韧劲,贵州绿茶有信心做到全国第一。
“石阡速度”
作为2012贵州国际茶博会系列活动之一,“对话黔茶”因为一个手机成了亮点。
在对话现场,来自石阡的嘉宾田洪玉,手上的“4s”苹果手机被眼尖的主持人发现。
作为一个茶农,能够使用5000元一部的品牌手机,惊奇的不只是主持人,来自浙江的投资商王彬在现场也忍不住惊叹:“贵州茶农竟然使用上了苹果手机。”
这坚定了王斌涉深入贵州考察茶资源的决心,他说,作为一个从做矿产生意转行做茶的商人,贵州茶农的表现让他对投资黔茶信心更足。
这个用上苹果手机的茶农,是石阡县20万茶农的普通代表,田洪玉说,5年前,她们一家5口的收入才6000元左右。
命运的转机被一片小小茶叶改变。
2007年,在石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量种植茶业之机,田洪玉一家把种植玉米的7亩地改为种植茶叶,随着2011年茶叶全面上市,她家的的收入达到了近6万元。
“现在我们准备把剩下的几亩地也改种茶,达到人均2亩。”尝到了种茶甜头的田洪玉说。
在石阡,这样通过茶业致富的农民已经超过20万人。石阡县委副书记黄忠说:“2007年,石阡茶园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而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2万亩,茶产值达3.3亿元,解决了10万农民就业。”
石阡的崛起引起了业界的注意,特别是贵州在农业现代化中重点布局茶产业的背景下,这个新兴的增长极被称为“石阡速度”。
实际上,在石阡副书记黄忠看来,“石阡速度”不仅仅是茶叶面积的迅速增加,更多的是和茶叶面积扩容相匹配的品牌建设。
这是一个颇具厚度的综合实力体现。
2007年,“石阡苔茶”在北京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石阡苔茶作为地方品牌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浮出水面。
捷报频传,在2009年,石阡苔茶申报中国苔茶之乡成功,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品种成功跻身茶业之林。
好戏还没有结束,2010年9月,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举行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评选活动,并选出前三名授予“2010年贵州三大名茶”称号,此次评选主要从茶叶的产品质量、规模、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组织化与管理、茶叶标准化和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评定,省内数10家公共品牌参与角逐,石阡苔茶以总分第2名跻身“贵州三大名茶”。
对于一个建设不过5年的地方品牌,能够代表贵州黔茶的最高水平获奖,品牌的塑造对于今后市场拓展意义非凡。
黄忠说,石阡苔茶目前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从评选情况看,最迟明年3月能获得通过。
在茶产业的发展上,“石阡速度”正是“贵州速度”的一个缩影。
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说,贵州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66万亩,按照一个茶农管理1至2亩茶的比例推算,贵州茶产业已经推动300多万农民致富,种植面积增加到规划的700万亩时,受惠茶农将增加到500多万人。
在胡继承看来,茶业对农民和农村的改变,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上,种茶的村庄,其村容村貌和文明程度,明显优于其他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