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李克强给大学生回信是对当代青年的激励

2012-07-21 17:25:49 来源:华声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6月27日,湘西凤凰县古双云村大学生龙贵菊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表示珍惜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学习。7月16日,李克强同志给龙贵菊同学回信。(据7月20日湖南日报)

这封不足二百字的信,读起来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李副总理对当代青年的情感之深、寄望之重、关心之切,让人感到温暖。这封情真意切的回信,既有李副总理对贫困大学生的牵挂和惦念,也有看到其重拾学业的欣慰,更是对当代青年的激励:刻苦上进,报效祖国。

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李克强副总理回信”, 网页数达 275 万余条。媒体报道的李副总理回信,其对象主要是贫困大学生、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困难户、地震灾区学生等。纵观他近年来的回信,始终充满了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强烈关注和对弱势群体救护的忧思,对人民深切的热爱之情。

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毛泽东同志曾诗意般地赞美青年:“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同志也对青年厚爱有加,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青年,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充满希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这些思想强调重视青年就是重视党的事业,促使党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表明我们党一直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一直把培养关心青年提到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必须要担当国家大业。

李克强副总理曾长期在青年工作战线辛勤耕耘,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此番回信传承和发扬了党的领导人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高期望,也意味着年轻一代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大学生龙贵菊重拾学业深造,意味着人在可塑性最大的阶段,本领有望得到提升,意味着能把个人力量能更好的向社会释放、奉献出来。

梁启超曾深情瞩望年轻人,认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作为一名青年,学习领会好李克强副总理的回信精神,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宽阔的眼界、创新的勇气,刻苦上进,报效祖国。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于姝楠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迎首场雪

北京举办122交通安全日活动

马里人质劫持事件遇害人员遗体回国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1月21日-27日

精彩热图

大熊猫“华姣”顺利抓捕 将于19日放归野外

昆凌确定出演《温柔的子弹》 王学圻导演首秀

袁姗姗清晨素颜出街 戴圆形镜框可爱呆萌

《007幽灵党》曝双特辑豪车追逐火车肉搏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