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科学决策;
这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
为适应吉林振兴发展需要,吸引一批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省决定从2012年起,每年从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定向选调一定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全省各级党政机关。
日前,省委、省政府在南湖宾馆隆重举行仪式,欢迎首批130名北大、清华选调生到吉林工作,标志着我省首次定向选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有一种眼光叫长远——高瞻远瞩,储备振兴中坚
当前,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有力带动下,吉林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吉林等东北地区正在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板块之一。今年5月召开的省十次党代会,描绘了“两翻番”、“双倍增”、“七跃升”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上,吉林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才。
“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需要我们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吉林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近年来,省委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聚贤良、纳英才,调精兵、选强将。
2010年6月,部署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1149名优秀人才通过公开选拔走上厅处科级领导干部,其中46名省管干部中有15名来自中直机关、大型央企和发达省份。
2011年上半年,积极协调财政部、住建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银监会、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中直部门和单位,争取了19名金融、外贸、城建等方面的厅处级专业干部到我省挂职任职。
2011年下半年,组织实施了省属高校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拿出10个职位面向省内外进行公选,其中2名正职人选全部来自省外。
………
每一次探索,都见证了省委广纳贤良的胸襟;
每一步创新,都凝聚着省委求贤若渴的企盼。
为保证吉林振兴大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我省更是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决定每年面向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定向选调一批优秀毕业生到吉林工作,做好未来领导人才的战略储备。
博大的胸襟、坚强的决心,形成了省校领导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强烈共识,引领和开启了省校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省校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高度重视,拓展和丰富了新形势下省校战略合作的空间和内涵,实现了省校双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2011年6月25日,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与清华大学签订《定向考试录用选调生合作协议》,拉开了定向选调工作的帷幕;
10月中旬,我省面向北大、清华人才系列招聘活动正式启动,省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并得到省直有关部门与两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1月20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燕明带队,走进北大、清华校园,与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亲切会谈,就省校人才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成功举办“相约吉林、成就大业”专场招聘会,随后在两校组织实施了选调生笔试、面试和体检等工作;
12月19日,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在两校分别举行吉林省定向选调生座谈会暨首批签约和资格证书发放仪式;
2012年7月19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专程赶赴吉林,亲自带队为130名选调生送行,为吉林送英才;
7月20日,省委书记孙政才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会见两校领导,省校双方齐聚一堂,共商深化人才战略合作大计;
同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调生到吉林工作欢迎仪式,省领导孙政才、黄燕明、房俐、王化文和两校领导出席欢迎仪式并与选调生亲切合影。
有一种凝聚叫感召——诚纳贤良,集聚一流人才
振兴发展,关键在人。新的目标、新的机遇、新的起点,吉林期待着更多有志于干大事、创大业的优秀人才,不断为振兴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这次定向选调工作,我省一次性从北大、清华引进高层次人才130名,包括18名博士、108名硕士,涉及40个专业,专业覆盖面广、高层次人才多,其中很多都是我省急需的专业人才。一个相对欠发达省份,何以能够吸引这么多的青年才俊?
选调工作伊始,省委领导就反复强调,要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吸引更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两校学子投身吉林振兴发展实践。按照这一要求,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在选调工作中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注重导向、统筹安置。对选调生的安排使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统筹调剂,对志愿到县、乡基层工作的全力支持,并在岗位安排、成长进步、待遇落实等方面制定和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为选调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在岗位安置上,本着最大程度体现本人意愿、最大程度体现适才适位、最大程度体现专业匹配、最大程度体现部门需求的原则,努力对优秀人才资源实行最优化配置。
——坚持规范实施、便捷高效。在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开展选调工作的同时,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科学设置工作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坚持以人为本、方便考生。在严格履行程序和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将报名现场、考试考场、体检医院均设在两校校园,最大限度地减少选调工作对考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
——坚持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在选调计划、宣传动员、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录用审批等各个环节,坚持与两校和省直有关部门及招录单位保持常态沟通联系,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实效。
吉林独特的人文魅力、蓬勃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深吸引着志存高远、满腔热情的两校学子目光;开放的理念、宽广的视野、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两校学子的高度认可。
北大清华、校园网发布吉林省选调生招录公告后,短短几天时间里,点击量就达近万人次,600多人来到选聘现场咨询相关政策,409人通过了资格审查,384人参加了选调面试,并最终有130人成功签约来到吉林,成为我省第一批清华、北大选调生。
省校人才合作开启了新领域,收获了丰硕成果。首次面向两校招录选调生,吸引两校优秀毕业生数量之多,创我省历史之最,创全国各省(区、市)之最。
有一种抉择叫机遇——扎根吉林,谱写华彩人生
这是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好地方——
“吉林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在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这是一个加速发展、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吉林正处在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各类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吸引和承载各类人才的能力前所未有,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的空间也前所未有。”
这是一个开放包容、广纳贤才的好地方——
“吉林的用人准则一贯是:只要你有本事,我们就给机会;只要你肯干事,我们就给舞台;只要你能成事,我们就给地位。”
在两校举办的“相约吉林、成就大业”专场招聘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燕明的主旨讲话,慷慨激扬、振奋人心。
选择吉林!扎根吉林!奉献吉林!
“去吉林”,一时成为北大清华学子的热门词。据统计,首批130名选调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生源地包括20个省份,85%原籍不在吉林。
“启望松江,水木清华人文日新,志气昂扬万泉河畔,整装待发。一身征衣何言冷,誓将此身献苍黎。雄壮处,尽豪言壮语,盼扬帆鸣笛。北风烈,雄风亦起,怎敌他黑土春风。待鼎立长白山时,回望紫荆。埋骨何需桑梓地,重温此言新百年。”
毕业前夕,即将奔赴吉林的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勃创作了一首《满江红》,这首词在选调生中引起强烈共鸣,也成为他们相约吉林筑大业的真实写照。
“能在自己最宝贵的的青春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能让自己的脉搏和家乡的腾飞一起跳动,这是何等兴奋与自豪!我将坚定学以致用、回报家乡的宗旨,把自己的追求和进步融入吉林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吴红亮是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这次回到家乡工作,让他在欢迎仪式上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这是一批斗志昂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这是一支建设美好吉林、加快振兴发展的生力军!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奋进的吉林、开放的吉林,正在形成吸引和汇聚各类人才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振兴发展、谱写华彩人生。
有一种期待叫厚望——成长成才,服务振兴发展
7月20日,省委书记孙政才出席欢迎仪式并亲切寄语选调生,在吉林振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践理想、建功立业。
这是省委对选调生的殷切期望——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大非大是面前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这是省委对选调生的亲切勉励——
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进入工作角色;要加强实践锻炼,到基层一线去,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大胆开拓创新,把创新贯穿到完成本职工作、推动事业进步的全过程,用创新的思维谋求发展、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创新的举措实现突破。
这是省委对选调生的谆谆教导——
要树立群众观念,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要矢志拼搏奋斗,始终保持一种干劲、闯劲、韧劲,把全部热情和力量用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造福人民上来;要注重廉洁自律,心里始终要有一盏“红绿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这是省委对选调生的亲切关怀——
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吉林振兴大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在政治上多关注他们,在工作上多关心他们,在生活上多关爱他们,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下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发挥作用。
为帮助选调生更好地了解吉林、尽快熟悉机关工作,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委党校联合举办了选调生岗前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开展培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燕明作开班动员并亲自授课,十余位省直部门领导和省内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为进一步强化选调生的宗旨意识,培训班还安排他们深入通榆县乡村进行“四同”教育,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
为促进选调生锤炼品质、提升能力,针对他们普遍缺乏基层艰苦环境锻炼的实际,省里将按照每人不少于两年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乡镇、街道、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选派他们到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中接受考验、经受磨炼。
为保证选调生不断提高素质、健康成长,省委组织部将对他们实行跟踪管理,并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和研讨班。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所在单位将他们纳入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和干部培训计划,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担当重任。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们期待并坚信,130名选调生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懈努力,唱响与祖国共奋进、与吉林同发展、与时代竞风流的青春凯歌,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吉林振兴、无愧于美好青春的光辉业绩!
来源: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