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广东:医者流失,患者激增 儿科医生闹“荒”

2012-08-10 11:04:17 来源:南方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广东:医者流失,患者激增 儿科医生闹“荒”

医者流失,患者激增,医患比矛盾严重

交班、查房、上手术、下手术、出门诊、值夜班……这是广东省某三甲妇幼医院外科医生翁乐之(化名)的工作常态。两年来,他几乎隔天一个24小时班,翌日还得做手术。

像翁乐之这样的年轻儿科医生并不少,由于人手缺乏,他们不得不连轴转,日均睡眠不足6小时。与此同时,家长们有形无形施加在儿科医生身上的压力也较其它专科大。

结果,“儿科医生荒”从二级医院到三甲医院大面积蔓延。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彭炜表示,截至2011年底,广东只有3家专科儿童医院,儿科床位25445张,儿科医生8072人,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1.44张,儿科医生0.46人。

小病号人满为患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

“晚上看病也要等五六个小时,但如果不是急病谁会晚上去医院?”日前,广州市民张女士下班发现儿子高烧至39摄氏度,晚上8点多仍然高烧不退,急忙把孩子带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

结果从晚上8点多到9点半的号全部挂满。张女士只好带着儿子在一旁等,直到凌晨1点多才排上。“起码百来个病人,但医生就只有2个,过了12点就只剩1个医生,估计全部人看完就到天亮了。”

记者上周夜间探访该医院,晚上7点走进夜诊大厅已经听到阵阵孩子的哭声。4个诊室外都坐满了人,每当一个小病号从诊室走出,其他人马上围在门口探望;候诊的约有五六十名孩子及家长,孩子大多是三岁以下。

不仅医生少,护士也不多。

接诊处只有一名护士,既要登记“小病号”的各种信息,又要为他们检查体温,并负责叫号,还得耐心回答各位家长的问题。在她身后的保安甚至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救命稻草”:哪里交钱,哪里量体温,哪个诊室在哪里……

患者数量猛增,医生数量有限,这种医患比的失衡决定了病人等待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尤其在儿科(如图,曾强摄)。于是不管是妇幼专科医院,还是大型综合医院,儿科的小病号总是排上一长串。

“下午4点多来挂号,等了5个多小时才看上医生,晚上10点半才打上点滴,要打三袋,意味着还要等3个多小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扁桃体发炎引发高烧的小俊家人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看这个病,全家在医院起码耗上7个多小时。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儿童医院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儿科积压着大量小病号的现象如出一辙,且长期持续。

不少医院的分诊台、科室外还挂出“温馨提示”。如中山三院就曾挂出“急诊儿科患者候诊人数约60人,候诊时间约需6个小时,危重病人优先”;深圳儿童医院还贴出曾被网友广泛关注的“最牛告示”:“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

据了解,随着流感的阵发高峰、三伏天的热浪滚滚,儿科日夜诊、急诊在各大医院均是人满为患,特别是夜、急诊更为凸显。在广州市妇幼,平均每晚有五六百个病号,两三名值班医生应接不暇;在省妇幼,单是新建的番禺院区的外科也床位紧缺,最近晚上收下的小儿病人得睡到该科室住院部内的过道上,还不包括同样人满为患的新生儿科。

儿科医生压力山大

30多位儿科医生不约而同地把“身心疲累”原因归结为: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医患关系特别紧张

翁乐之两年前从中山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来到省内一家三甲妇幼医院当外科医生,与其实习期的另一三甲医院相比,他明显感到儿科的压力。

在其8月份的最新排班表内,记者看到,上面“24小时班”隔天就有他的名字,翌日白班手术仍把他安排其中。随着医院院区增加,接诊量也在不断增大。“人手紧,吃过时餐、睡不了觉,对医生是常事。”

翁乐之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与母亲、弟弟同住,虽然只是步行20分钟的距离,但他最近两个礼拜几乎都忙得无法回家,“有时就回去洗洗衣服,带新的衣服回医院”,母亲常常抱怨“煮好的饭又剩下”。

门诊量大,值班医生只能分轻重缓急,比如大出血的、缝针的、阑尾炎的会优先,其他的如小孩跌倒头上起包、不严重疝气等,就得轮候。

然而,在每一名家长眼中,自己孩子的病痛就是头等大事。

“一是他们会不理解,凭什么我先来却让别人先看;二是一些即使在医生看来完全可以在家先观察、治理的病痛,家长却都挤到医院来,甚至要求医生给孩子拍片,一个号可能得解释很久。”翁乐之说,有时甚至要面对一些拿着手机录音的父母。

儿科医生付出巨大的信号,实际上已经从一线传至医学院。

在广东某医学院09级临床医学大三学生的《班务日记》中,记者看到这班上35名医科生的“实习心声”。当中,对在儿科的实习经历竟是一边倒的“吐槽”:“那些儿童急病还没有完成检查就死亡的病例已经够恐怖了”,“家长又那么紧张,儿科真的很麻烦”,“不管读研或者就业都不考虑儿科”,“宁愿做医药代表都不愿做儿科医生”……

“我是不会去做儿科医生的。”就读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的小林也曾在儿科实习,他连续用了6个“特别累”来形容那段实习经历。

“赚钱不多,投诉不少”是儿科医生最常见的抱怨。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二级、三级医院的30多位儿科医生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身心疲累”原因归结为: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医患关系特别紧张。

医患比例严重失调

儿科专业被取消后,新的儿科医生的培养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也始终没有一个培养儿科医生的规划

既然病患多、医生少,那为什么医院不增派儿科医生?

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也是各大医院头痛的问题,因为根本增派不出人手。

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自从珠江新城院区2009年10月投入使用后,年门诊量迅速增加。据统计,该中心2011年为311万人次,比起2008年增加近100万门诊量。然而医生数量的增加跟不上业务量的增速。2008年,该中心医生数量是642人,到2011年增至823人,比起2008年增加了181名医生。

“患者增加,我们也想招更多儿科医生,但现实情况是招不到!”该中心副主任龚四堂说,广州市妇儿中心近三五年都完不成儿科医生的招聘计划,而且情况逐年严重,有时甚至只完成原计划的50%-60%。

儿科医生短缺,并非孤例。放眼国内,儿科医患比的矛盾更显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儿科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0.52%;每1万名儿童仅有2.6名儿科医师。“即使将美国的儿科医生配置数量的目标减半,未来10年我国每年仍需要增加1万名左右的儿科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说。

巨大的缺口摆在眼前,政府、医院、医学院却几乎“束手无策”。

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唐书生分析,一名儿科医生每天要诊疗50个以上的患者,还要值夜班,但收入只有外科医生的一半,仅从待遇上来说就留不住人才。

感觉不到前途的医生纷纷离开儿科的岗位。

在深圳当儿科医生的杨卫国,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儿科,当年和他一起到深圳工作的8个同学都是儿科医生,但如今,已经有3个同学转行不做儿科医生了。

人才流失的另一面,是无以为继。

据介绍,为了拓宽专业面,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

随后,中国儿科医生的摇篮纷纷关闭。创建于1955年、国内4所最早开设儿科医学专业之一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亦在其中。

朱宗涵说,儿科专业被取消后,新的儿科医生的培养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也始终没有一个培养儿科医生的规划。全国每年需要培养多少儿科医生?谁来培养?如何培养?“这些重要问题,无人关心。其结果是,10多年来,全国儿科医生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

于是,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年起重设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并打通“本硕连读”新改革出台时,业内多数人士认为,这是儿科医师人才严重不足现状有望缓解的风向标。

也有行内人士指出,高校培养固然迈出了弥补缺口的第一步,但仍远远不够。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儿科是难以‘自负盈亏’的,政府应该有政策倾斜。”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博客上也建议,各地政府要积极发展儿科事业,不仅专科医院需要发展,社区的基本医疗也应该有儿科专业。“特别要注意和研究儿科工作者的现状,目前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他们压力大的同时没有荣誉感。”

翁乐之紧绷的弦往往会在新生儿科稍微放松。“这里都是刚出生的孩子,每天都是新的希望,看着他们,既有满足感也有正能量。”他说,“希望越来越多人理解儿科,这本该是个阳光专业。”(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 吴晓丹)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