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云南昭通彝良地震救援纪实

2012-09-17 11:18:09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云南昭通彝良地震救援纪实

云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长陈国勇:专业救援冲锋在前

97云南昭通彝良发生5.75.6级两次地震之后,驻滇某集团军工兵团副团长陈国勇作为云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长迅速组织救援队官兵完成出动准备,接到命令后组织部队快速机动,于当日晚上到达震中地区彝良县洛泽河村地区,并且第一时间展开搜救。

据悉,昭通彝良地震是今年以来该工兵团地震救援队参与的第三次地震救援,而陈国勇作为救援队队长则始终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不要进去!里面塌方非常严重!”面对阻拦自己进入震中重灾区的交警,工兵团副团长陈国勇急了:“我们就是来救灾的,我们不怕危险!”随即,带领40名官兵,携带作业器材,冒着余震危险,穿过隔离带,冲进重灾区域。

陈国勇带领救援人员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装备,主要采取了人工搜索、犬搜索、仪器搜索等方式,搜索并挖掘出3具遇难者遗体。

2天,陈国勇带领救援人员采取拉网搜索、逐户清查、分片作业、定点救援的方法,沿震中地区毛坪、洛泽河至水泥厂一线,对2个乡镇、4个村寨、5个厂区,实施全面搜索。到达毛坪村到洛泽河镇铅锌矿路段,面对区域内惊慌失措地群众,副团长陈国勇立刻进行现场安抚:“乡亲们!大家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此时,前后已经出现塌方,群众被困在中间进退两难,尤其是面对出口方向800多米的塌方地段,石头不断从山上滚落下来,泥浆夹杂着石块不停的往下涌,谁也不敢穿过这条“生死线”。一个小时快过去了,眼看着塌方面积不断扩大,马上威胁到现在所在“安全区域”,副团长陈国勇果断命令安全警戒哨迅速到位,号召群众:“大家不要怕!我带头过去,大家跟我来!”

“副团长,太危险了,让我来!” 连长李应东担心的说。“执行命令!”随即,陈国勇带领100多名被困群众和救援人员往前冲,就在刚刚离开后,大家刚才的站立点就被垮塌的山体掩埋了。身后震耳欲聋的垮塌声,不禁把大家吓出一身冷汗。“首长,是您救了100多条人命啊!”一位中年男子握着陈国勇副团长的手感激流涕。在整个搜救过程中,陈国勇全程在一线指挥搜救,近30个小时没有睡觉。

911的暴雨,致使新场中学至彝良县老公路被泥浆、石块堵塞。两台群众车辆,一名重伤员被困在里面,如果道路开不通过,救援车就进不去,受伤群众就无法解救。“时间就是生命,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打通‘生命线’!副团长陈国勇闻讯赶到现场,并带领官兵冒着余震危险开展施工作业。“嘟嘟嘟嘟!”余震来了,对岸警戒哨发出短促警报,只见道路右侧400米范围,高15米,直径40公分的七八根高压电线杆伴着火花,瞬间倒塌。最近的一根电线杆距离副团长陈国勇指挥位置只有4米远,还是拦腰折断,高压线把他不远处碗口粗的几棵树瞬间切断。随后,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往下落。突如其来的危险致使前来现场报道的记者惊慌失措,不禁失声尖叫往外冲。“不要慌!不要跑!有高压电!”副团长陈国勇急忙叫住记者,稳定人员情绪。此时,陈国勇抬头看了看头顶山腰位置,五六根电线杆已经严重倾斜,最严重的已经有倾斜45度左右。

911凌晨2点左右,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彝良县城饮用水输水管道被滑坡、泥石流夹杂的巨石砸断,导致县城群众和灾民安置点饮用水中断。

下午5点钟,彝良县财政局张局长找到陈国勇,希望救援队官兵能够帮助抢通输水管道。最后撤回营区正在吃饭的副团长陈国勇丢下筷子,立刻带领救援官兵,随行赶往堰坝塘村榨房社实施紧急抢修。引水管道在约1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山高坡陡,道路狭窄泥泞,弯弯曲曲,还伴有碎石不停地从山顶往下落,而山下就是水流湍急的洛泽河,一旦被碎石砸中或跌落,后果不堪设想。站在上面往下看,不禁让人出一身冷汗。“管道修不好,全县人民就吃不上水,等不及了!”张局长心急火燎地说。

副团长陈国勇带领救援队官兵采取接力方式,肩扛手抬,在仅有50公分的山间小道一路前行1公里多,最终把长约4米,重量近400公斤的饮水管道顺利输运到受损位置,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一系列后续抢修任务中,一直到晚上10点多钟,天空下起了雨,才与群众一起撤下山。

据陈国勇介绍,2003年,驻滇集团军工兵团组建了西南地区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可燃性气体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双极液压顶杆等世界先进水平的救援装备相继配发到位,就连搜救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比利时牧羊犬、史宾格犬,能根据驯养员口令,分别对幸存者味道、血液味道和遗体味道做出判断,并做出不同反应。

(记者 徐伟 通讯员 孟磊磊)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云南 昭通 彝良 地震

精彩热图

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瞬间

广西现六角恐龙 极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