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珲春成为俄罗斯远东居民的后花园

2012-09-26 21:52:29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除了有3个孩子需要照顾外,司维达(Svetlana Vlasova)每天的生活和浑春当地的家庭主妇没有任何不同。

这位42岁的俄罗斯海参崴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两年前搬到中国居住。他们家更是在这个边境小城买了一套160平米的房子。

“来中国的重要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学好汉语,因为这可能是将来最有用的语言,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司维达说。

42岁的司维达来中国前在一家银行工作,她的丈夫做中俄贸易,主要经营建材类产品。

司维达有5个孩子,其中年龄最大的两个在俄罗斯,跟她来中国的是3个女儿,其中一个上小学2年级,一个上小学1年级,还有一个刚上幼儿园。

她每天5点半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6点叫孩子吃饭,7点步行送孩子去上学,下午3点接孩子回家。

“我希望他们一直在中国上学,接受教育,因为他们对中国和俄罗斯都有深入的了解,将来会很有竞争力,”司维达说。

珲春市是中国东北边境的一个人口20多万的小城,毗邻朝鲜和俄罗斯。据珲春市政府资料显示,这个5100平房公里的小城有5个口岸,其中3个对俄口岸,2个对朝口岸。

从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图们江计划以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地方。来自东北亚各国,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的商人云集于此。

而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也迅速成为这个小城的经济支柱之一。据珲春市政府统计,目前每天至少有3000名俄罗斯人在珲春旅游、购物、做买卖,其中有192户俄罗斯人选择在这里买房定居。

珲春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金龙告诉记者说,当地正在和俄罗斯合作打通到海参崴的旅游道路,一旦通畅后,整个路程不超过4个小时。

“不管是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还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商贸服务,珲春市绝对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的首选旅游和养老的地方,”珲春市市长金春山说。

珲春距离日本海仅仅15公里。当地的图们江也是中俄朝三国的界河。在经过了20年的波折后,珲春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特别是中央政府在近期连续通过《东北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珲春国际对外开放先导区》,珲春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据了解,在当地类似司维达的俄罗斯人还有很多,他们有在这里上学的,做买卖的、当老师的,大量的俄罗斯人退休之后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享受生活。

为了帮助外来的居民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在当地安居乐业,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出台外国人买房政策、公交和商店语言和电视台开通俄语新闻栏目等。

30岁的亚拉在大学毕业后,很快到了中国的吉林市学习汉语。“我当时就感觉中国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就去了。后来,果然是这样,”亚拉说。

她介绍说,之前她在大学学的是日语,后来除了找到一个老师的工作,根本没有别的工作机会,所以就果断放弃了。

在学了两年汉语之后,毕业后应朋友邀请到珲春工作。结果在这里发现有很多机会,所以就炒掉了老板,开始自己创业。

“珲春可能真的是我的幸运之地,我在这里结识我的丈夫,在中国结婚, 现在又有了宝宝,正在准备生孩子,”亚拉说。

比其他俄罗斯人坚决,也更加幸运的是她在2009年左右在珲春买了房子,此后当地的房价涨了3成以上。

“可以请朋友和家人来度假阿,而且房子本身还是一种投资,我买的时候房子,真的很便宜,”她骄傲地说。

她说,在俄罗斯远东是人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破;而珲春是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好。 这么短时间盖了很多房子,现在和5年前已经两个样子了!”

亚拉说能在中国学习、生活和工作这么顺利,是因为她在这里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帮助。而其中对她帮助最大的一位就是珲春市中俄协会的会长——洪万卓。

作为最早到珲春淘金的温州人,洪地奋斗了20年,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最成功的零售商场运营商。

“我们这个城市的生命线就是对外贸易,其中对俄贸易是最重要的。怎么让他们来,来了满意,这是我们必须要保证的”洪说。

为了保护俄罗斯人利益,洪组织发起了俄罗斯人维权协会,保护来珲春旅游、购物的俄罗斯人的利益,协调中间出现的矛盾。

他自己到目前已经垫付了数万元。但是让他高兴得是,俄罗斯人越来越多,珲春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洪说他计划在当地打造一个俄罗斯风情街,全部是传统的俄罗斯风格。

“中国的教学质量好,教的东西多,数学好,算得快,如果他们以后做生意,对他们有帮助”司维达说。(记者 吴勇 刘明太 韩俊红)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珲春 俄罗斯

精彩热图

长颈鹿乘车遇限高卧倒

爱死你还是雷死你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