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养老院门槛有多高?

2012-10-10 16:19:3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借鉴保障房理念 呼唤普惠性养老院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前社会,养老就像升学、入园、看病、购房一样,已经成为民生新热点。分好这块蛋糕,关系着广大老人的切身利益。

在社会养老体系中,机构养老发挥着支撑作用,而具有“托底”功能的公办养老院更是重中之重。一些地方民政部门的负责人呼吁,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养老床位提供建设支持,引导项目资金进入养老领域,将用于经营的养老资源尽快与市场接轨。

为防止公办养老院片面逐利,出现角色偏离,陆杰华建议,在国家政策中对“托底”服务比重、“适度自营”的入住标准和收费标准予以明确,划清底线边界。

“每一项公共政策的脱胎换骨,都离不开监督的力量。”广东省社科院人口与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梓桢建议,公办养老院可通过网站及时公布轮候情况及入住人员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同时,针对公办养老院出现的高端化、特权化倾向,业内人士建议,借鉴保障房理念,建设朴素实用的普惠型公办养老院,既能扩大“托底”容量,又能避免豪华设施“诱人犯罪”。

上海市杨浦区福利院院长谭秋玉说,倘若公办养老院都建得像保障房一样,在满足老人养老需求的同时,又不过分奢华,对于特权老人的吸引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认为,内地可充分学习香港的养老经验,统筹评估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将公办养老院更多用于“托底”服务,并加强对民办机构的评估,为老人入住养老院提供咨询和指导。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养老院 特权 托底 蛋糕 入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卧龙大熊猫野化训练毕业

泰山十一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