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阳光执法 播撒希望

2012-10-10 20:42:18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李明((化名))坐在一群人中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说话时,他先礼貌地点点头,然后双手合十放在腿上。这个22岁的年轻人身着深灰色的制服,在他胸前有一条黄色的条纹,还有写着他名字的胸牌。

与其他同龄人不同,李明目前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下文简称未管所)第六分监区服刑。2008年,未满18岁的他因为抢劫被判刑9年半,2009年被送到未管所接受教育改造。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始建于1955年9月,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关押改造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机关。截止今年5月11日,未管所已经连续20年实现了无罪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四无”工作目标,成功改造1.2万余名服刑人员。在这里进行改造的人员,大多是在未成年时犯了强奸、纵火、杀人等重罪。

采访过程中,李明告诉中国日报社记者,他来未管所之前,对警察的印象并不太好,总觉得他们不够关心自己,也不会考虑他的情绪,所以对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一直抱有抵触的心理,并不配合改造工作。

据第六分监区监区长陈东海介绍,李明曾经常违反纪律,发表煽动性的言论,讲干警的坏话,甚至用自伤、自残的行为威胁干警。

就此,未管所根据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开展了“和谐班组”的评比活动。工作人员赋予服刑人员不同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红色表示该服刑人员有潜在抵触改造的情绪,绿色表示该人员表现良好,改造态度积极。

“李明以前就属于红色的孩子,主要因为他对我们不够信任。我们会选择不同颜色的孩子放在不同的班级,保证每班都有绿色的孩子能影响红色的孩子进行改造。这样通过评比,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改造关系,调动他们的改造内驱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但孩子们不会被告知自己的颜色。”

陈东海告诉记者,通过多次的谈话和平时的观察,他发现李明在家属会见时会表现出不同于平时的温和。因此,他决定把“家庭”当作打开李明心扉的突破口,并去李明家进行了一次家访。这次家访后,陈东海还特地单独地为李明安排了一次家庭会见,希望帮他打消顾虑,建立起良好的改造心态。李明的姐姐也在家访后给他写信,试图通过激励的言语,让弟弟知道家人没有放弃他,他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我真没想到队长((陈东海))会去我们家家访,更没想到他会给我安排一次单独的家庭会见,这让我特别感动。”李明说。“开始我会觉得干警们对我好是一种手段,所以一直有所顾虑,但这件事之后我渐渐改变了看法。”这个戴着眼镜、斯文的男孩还为记者讲述了一件令他非常难忘的事。

有一天吃过晚饭,李明感到肚子不适,但他觉得吃过药就没事了,所以也没多想。谁知到了夜里,疼痛越发难忍,就在他辗转反侧的时候被值班干警发现。陈东海立即决定带李明去医院。

“由于走得急,他((陈东海也没顾上穿大衣,回来的时候都夜里1点多了,外面很冷,他第二天就感冒了。”李明一边说着,不时向陈东海站的方向望去。

随着采访的深入,李明渐渐放松下来。“要不是陈队长他们帮我,我可能意识不到家人对我的关爱。犯罪前我时常不回家,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我们抽烟、喝酒,没钱了我就找家里要。如果父母不给,我就不回去。我经常换电话卡,不想让他们找到我。但后来姐姐告诉我, 我爸把我每一个用过的号码都记在本上,找不到我时,一个个去试。这些都是我以前根本不去想的。”李明低声说着。

他最后向记者背诵了几段前一阵未管所演讲比赛时自己获奖的作品。“我还有3年10个月的余刑,但我已经开始焦虑未来。爸妈告诉我很多我曾经的同学都已经买了车、买了房,还结了婚,而我呢,好像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如何融入社会。我找陈队长聊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每个英雄在成为英雄前都会畏惧,都会遇到挫折。这些也让我思考很多,在他的指导下,我做了演讲,也开始筹划自己的未来。尽管还是有些迷茫,但我想出去后先和爸爸学着如何经营轮胎生意。”

相比李明的焦虑,王林((化名))的未来虽然已被未管所规划好,但一年内失去双亲,还是让这个25岁的大男孩有些不知所措。

王林因年轻时故意杀人,被判刑14年。2006年,他来到未管所进行改造,一直表现很好,得到了很多次减刑的奖励。但父亲去年9月因突发疾病的离去,让他一度情绪消极,而今年8月母亲的去世更是让他雪上加霜。

他告诉记者父母在离开他前,几乎每次家庭会见都会来看他,他并没觉得他们有何异样,除了知道父亲经常腰疼。“我还记得陈队长告诉我父亲生病的那个早晨,我正在车间工作,脑海一片空白,我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我没想到队长允许我回家看了爸爸最后一眼,这让我非常感激。”王林说。“母亲离开的最后几天,也是队长和其他几个干警陪我在医院度过的。根据我们规定,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回家的。而未管所干警为了我,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让我很感动。”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王林封闭自己的内心,情绪不高,这些都被他身边的干警们看在眼里。“这些日子,很多队长、干警找我聊天,几乎每天都会过来问问我的情况。他们会给我买吃的和生活用品,尤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王林说完,向记者介绍了给他安慰的徐海潮干警。

但当记者向徐干警问起他是如何帮助王林时,徐干警却说:“我只是付出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并不觉得他((王林))有什么不同,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为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王林在2年多后就将重回社会。干警们特地与他家所在的政府部门联系,帮他翻新了旧房,还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当时((犯罪时))我太孩子气了,很冲动。这几年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变得沉稳、成熟了。我也会想出去之后我该怎么办,现在我想先做好干警们帮我找的工作,然后靠自己的努力去找更好的工作。”

目前,未管所针对未成年犯刑释后的就业需要,挖掘自身能力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先后开展了计算机操作、花卉种植、英语口语、插花技能、缝纫、绿化、烹饪等多种技能培训项目。今年又与中华青少年慈善基金会合作,将为未成年犯开展酒店管理服务培训。

“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犯,我们主要以教育为主。我们请有教师资格的老师为他们上课,书本用的和社会上其他学校的学生都是一致的。对于18岁以上的服刑人员,我们主要以技能培训和改造为主。在技能培训后,他们可以到不同的车间工作,考取响应的技能资格证书。”未管所教育科的王聪告诉记者。

“尽管我们不能帮每一名孩子找到工作,但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帮他们争取一些社会资源。我们也希望他们在这里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走出去后能被社会接纳。”(记者 曹音)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卧龙大熊猫野化训练毕业

泰山十一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