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探寻长寿之乡的幸福密码

2012-10-23 11:23:58 来源:钱江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107岁的宅女,100岁的老顽童,99岁的“漂亮媳妇”

三位长寿老人,生活各有滋味

现在,永康年龄最大的是两位107岁的老人:陈永花和陈月妹。

在陈永花家中,听说有人来,住在二楼的老人坚持自己拄着拐杖下楼来。老人看上去完全不像107岁的样子,头发花白,整齐地在脑后盘了一个小发髻。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捂了一下嘴巴:“牙齿都掉光了,笑起来不好看。”

老人和80岁的大儿子住在一起,大儿子“抱怨”:“别看她现在话不多,平时在家就爱跟我说话,很唠叨的。”

老人家早上7点起床,吃过早饭,就在自家院子里转悠,喜欢在躺椅上发发呆,不挑食,米饭软一点,口味清淡一点,不午睡,不打麻将,不串门,晚饭过后直接睡觉。

过年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候,外出工作的子孙们都回到家中,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和陈永花奶奶不一样,今年100岁的东川村陈茂昌老人,有一套别人可能学不来的长寿秘方。

小女儿陈泽美说,上半年,老人还在山上砍柴,自己种白菜和芋头,身体很硬朗。“我爸性格特别开朗,整天嘻嘻哈哈的,跟个老顽童似的。”

陈爷爷的嗜好是每天一包香烟,一天三顿60度的老酒汗(永嘉人自制的白酒,酒里浸泡着枸杞、人参等中药材),早饭是桂圆炖三个鸡蛋,午饭和晚饭的桌上必须有肥肉和鱼,还有自己种的白菜。水果、牛奶一点都不碰。

这样的饮食坚持多年,老人一点毛病也没有。家人劝他戒烟戒酒,毕竟年纪这么大了,没想到他两天没喝酒,全身就不舒服了。“说来也真怪,”女儿也很不解,“算了,只要身体健康,也不管那么多了。”

与陈爷爷同村的卢小花,今年99岁,年轻时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媳妇。

如今的卢奶奶仍然面容清秀,依稀看得出当年的神采。

“我老妈妈86岁的时候还能爬长城呢。”小儿子邵先生一脸自豪,他说,母亲很愿意跟着儿女四处看看,不喜欢闷在家里,“我觉得老人多走动走动,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还是有好处的。”

儿媳在一边说,老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玉米糊和芋头,平时爱喝点葡萄酒。“别看她牙齿一颗都没有了,吃起鸭舌来,骨头剃得干干净净。”

下午,卢奶奶喜欢坐着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鸭掌,一下午消灭一包鸭掌,完全没有问题。

负氧离子浓度比西湖边高出十几倍

永嘉人多长寿,空气质量好是一大要素

三位老人各有自己的长寿秘诀,看起来没什么共性,不过,在永嘉,集中出现这么多的百岁老人,并非偶然。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来调节机能,能提高免疫能力。据环保部门监测,永嘉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是高的时候能达到5万个/立方厘米,一般是在1万个~3万个/立方厘米。

这是什么概念?

2010年起,杭州西湖景区管委会跟踪监测7个景点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今年7月公布阶段性结果——云栖竹径以年均2514个/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浓度成为“状元”。

也就是说,单从负氧离子浓度数据看,永嘉人常年享受着比在云栖竹径还要好得多的空气质量,岂不悠哉!

除了自然因素,从医学角度看,长寿的内因是基因,外因则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

浙医二院干部保健科及老年科主任陈怀红说,永嘉被评为“长寿之乡”,除了与当地居住环境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因。“长寿的优良体与优良体组合后,会将长寿基因传给下一代,慢慢的,这个地方就会集中产生长寿群体。”陈主任说,正因为内外环境共同作用,永嘉的长寿老人才会这么多。

如何才能做到长寿呢?陈主任说,基因无法改变,那只能从外部尽量改善了。

首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其次是居住的生活环境,多到外界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再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不要惹急女人打起架太疯狂

小区标语:抓住小偷打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