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走基层:长春暖房子工程温暖人心

2012-10-23 21:39:55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近20年时间里,67岁的孟繁星第一次觉得冬天没有那么可怕了。

“暖房子工程让我们屋里暖了,心里也暖了,”家住长春蓝天社区农垦公司退休职工孟繁星说。

他和妻子在这个小区住了17年,但是由于年久失修,房屋保暖效果差,每年冬天室内温度都在18度左右,冷的时候得穿毛衣在屋里。

蓝天社区书记高凤枝介绍,蓝天社区最早的建筑是1947年修建的,之后是1978年文化局建造。社区内一共124栋楼房,7134户,共18549人。

长春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类似蓝天社区这样的老社区还有很多。当地调查发现,很多老城区存在没有集中供暖、房屋保暖能力差,缺乏物业服务等问题。

因此,长春市2010年启动了“暖房子”工程,两年来累计投入28亿元,新建热源6000多吨,相当于现有供热能力的一半;完成既有建筑改造1700万平方米,占全市既有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完成老旧管网改造近700公里,占需要改造管网的五分之一;长春受益人口27万户、80多万人,占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当地政府的暖房子工程去年做了6栋样板楼,今年做了30栋,剩下的计划2013年做完。

“综合各个方面意见看,大家还是非常满意的,” 高凤枝说。

已经做了3年暖房子工程的施工队代工杨玉春介绍,做完的保暖层在不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温,整体温度能提高大约在3-5度左右。

业内人士说,考虑到冬季人体舒适温度在17-22摄氏度,这个看起来小小的提升就能大幅度提高居住地舒适性。比如蓝天社区之前在舒适温度下限18度左右,改造后能达到或超过21度。

“暖房子工程惠及的群体大多是中低收入及弱势群体,此举也有利于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也是打造‘幸福长春’的一个非常好的惠民举措。在关注并帮助边缘群体的同时,也给这些上世纪70、 80年代的‘灰色地带’赋予了新的暖色与活力,”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田毅鹏说。

除了暖房子工程外,长春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民生行动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从“米袋子”、“菜篮子”、“钱夹子”各个方面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综合处处长史玉珊介绍,2011年长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487元,同比2010年增长了14.3%。

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此前也公开表示,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吉林省改善房屋保暖的举措只是这个区域地方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提高民生的努力之一。

吉林省北部的黑龙江省通过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投资一亿五千万美元,用于为当地8个城市25万户居民建设或改造集中供暖系统,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推动了自然环境的保护。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专家Teruhisa Oi介绍,当地居民主要使用烧煤的方法取暖,极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并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容易对经常待在家里的女性和儿童的健康带来损害。集中供热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供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还可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

吉林省南部的辽宁省从1987年开始连续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大面积改造始于2005年,累计投资700多亿元。据当地政府最新的统计,目前已经有70.6万户居民, 211万人受益。(记者 吴勇 韩俊红 周慧颖)

编辑: 马原 标签: 长春暖房子工程 走基层

精彩热图

宠物化身偷窥狂"监视"主人

揭秘加纳的“女巫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