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提升文化品位
如果说郑州市第十四中学的“感恩教育”使学校文化凝聚着传统和厚重,那么AFS国际文化交流则使学校文化张扬出多元和融合。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前进一日千里,培养学生在广泛吸呐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用外民族文化的玉露琼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最终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奠定基础,是新的历史时期里,教育者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原永明校长曾经这样说。
2004年,十四中加入“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成为“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在中国河南的第二个成员单位。“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是一个从事国际间教育交流的非盈利性民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美国战地服务团”(American Field Service)。“AFS”国际间教师、中学生交流项目的突出特点在于生活在普普通通的接待家庭里,与接待家庭同吃、同住,在了解异国文化,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异国文化,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其主旨是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了解,消除隔阂,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向AFS项目国家选派6名教师和18名学生到美国、德国、意大利、巴西、比利时、挪威、芬兰等国家进行国际文化交流。通过为期一年的异国工作、学习和生活,师生们的收获是丰富的,感触是深刻的。
施玉娟主任说:“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一个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社会,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我。真正的了解一种文化之前,没有评价的权利,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郭贵芹老师这样总结她的美国生活:我在完全不同的国家和完全不同的人,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生活了一年。她欢迎我的到来,欢迎我为她书写上中国的色彩。人生的每段经历都是财富,曾经的的偶然拾得就见手中最珍贵的筹码,带着自信,感受细节中的美。
现就读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分子系的扬筱静同学结束了她的芬兰学习交流生活后,在日记里写到:“我对世界知道的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使我充满了对交流国家的好奇。在这十个月中,我不仅熟练了接待国的语言,了解了她的文化,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会用新的目光来看待生活,懂得如何谅解、珍惜、关爱身边的人与物”。也正是这一年的学习交流,圆了她的出国梦,铺平了留学美国的道路。
2006年秋开始,学校先后接待了分别来自于德国、意大利、泰国、奥地利、法国等五个国家的10名高中留学生。他们与接待家庭和谐相处,零距离体验中国家庭的温馨。在学校,他们和中国同学广泛沟通交流,学习汉语,学习绘画,练习书法,练习太极拳……游开封古都,品尝中国传统美味的绝妙;观龙门石窟,欣赏洛阳牡丹的雍容;探少林,沉迷于中国武术的源远流长……
教室里坐着来自于不同国度的同学,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文明的语言没有了,不文明的行为消失了,班风正了,学风浓了。
自由随意的课外活动
校园里活动着几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异国学生的身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不同的学习方式相碰撞,不同的思维习惯相对接,“兴趣课堂”、“英语角”等新的校园文化元素应运而生,学校课外活动五彩缤纷。
2007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纽约州凯斯科尔地区中心学校、德国城区中心学校、法国玛埪地区拉马亭高中结为友好合作学校。2009年8月、2010年7月连续两次承担受教育部之邀访华的“美国总统奖中学生代表团”在河南的接待任务。2010年4月成功接待法国中学生代表团的三十一位师生。2011年春节期间,原永明校长率十四中代表团师生十五人,赴美访问“德国城区中心学校”、“凯斯科尔地区中心学校”两所合作学校,在大洋彼岸度过了他们的兔年春节。交流的是思想,缔结的是友谊,融合的是文化,提升的是品位。
自2006年暑期开始,学校连续五年举办“灿烂夏日”纯外教暑期英语夏令营。外教的全程陪同,规范的英文原版教材,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上的提高,也使学生不出国门就享受到了纯英语语言环境中的寓学于乐的快乐学习。
AFS国际文化交流对十四中的文化影响是多元的。潜移默化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十四中的英语教学成绩几年来一直位于同类学校榜首,成了一种必然。
体育艺术彰显办学特色
教育的力量如同梦想一般,无形而巨大,催生了莘莘学子的理想之花;同样学校在体育艺术教学,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6年11月30日,被“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授予“体育艺术特色教育示范学校”。2009年被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教育厅审定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10月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12月被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确定为“青少年健美操培训基地”。
学校一直坚持“教育重在育人,育人重在育心”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感受校园文化的力量。
那幅而今从头越的奋斗蓝图
如今,以“梦想”为载体的培养模式,让一批孩子在十四中学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自我。在喜讯不断的同时,不忽略每一个学生的慧根,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更新培养观念,拓宽培养渠道,丰富培养手段,学校让教育回归本源,让学生在一个“宽容”“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学会自主尝试,促进终身发展,成就精彩未来”,成为了这幅蓝图的主旋律。透过这幅蓝图,透过十四中人一张张意气风发的笑脸,十四中的明天,让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马守国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