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正式启动

2012-11-12 09:22:39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时隔六年,再度全面考察江豚生存状况

时隔六年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于11月11日再度在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码头启航,沿武汉-宜昌-武汉-上海-武汉一线在长江中下游干流探寻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的踪迹。这趟历时七周左右的航程将对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现状进行考察,并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提出规划建议。

六年后再度全流域调查

此次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由农业部牵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组织。来自中科院水生所、WWF、豚类保护区和渔政管理部门,以及志愿者共近40位代表组成的科考队将于今天启动对长江干流的考察。

2006年长江淡水豚调查没有发现白鱀豚,同时发现江豚数量锐减,仅剩1800头左右。根据当时的测算,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江豚很可能在2035年降至200头,达到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级标准。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肖放副主任指出,目前长江江豚的保护状况是“形势严峻、步履艰辛、责任重大、尚有希望”。

“这次考察所采用的方法和路线与2006年的基本一致。”两次淡水豚考察的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王丁研究员指出,“不过今年考察覆盖的范围更为全面,除了干流和两湖区域之外,也会对两大湖区的主要支流、近年来有江豚出现报道并适合航行的水域进行考察。”

在干流考察启动之前,科考队在10月底对长江仅剩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进行了预考察。王丁教授指出,“对两湖区域的考察初步发现,鄱阳湖现有江豚约为450头,而洞庭湖约为90头。和2006年考察结果相比,洞庭湖江豚数量大幅度下降,分布区域也缩小至东洞庭湖鲶鱼口至岳阳市水域。这说明江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长江干流的考察,预计结果同样不容乐观。” 王丁研究员表示,“除了关注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变化,此次科考也将对长江渔业资源、水质等进行同步考察。考察的初步结果预计在12月中下旬公布,完整报告将在明年3月公布。”

推动江豚保护计划出台

“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江豚的生存现状直观地反映了长江的健康状况。失去了白鱀豚的长江,不能再失去江豚了!”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王克雄副研究员指出,“我们希望这次全流域的淡水豚调查结果能够为农业部即将出台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基础数据支持,并对现有豚类保护区的范围、功能调整以及新建保护区等提出建议。”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修订、完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并将提交农业部审定和发布该计划。计划建议从自然种群和栖息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人工繁殖研究三管齐下,全面加强对江豚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WWF中国淡水项目主任雷刚表示,“为了避免长江江豚重蹈白鱀豚覆辙,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长江及其通江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就江豚保护而言,对自然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根本出路,包括加强保护区建设、禁渔、限砂、控污等措施都要跟上。与此同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长江现状的情况下,要积极通过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研究保住江豚种群。”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江豚 考察 保护 环保

精彩热图

遣返13名台湾嫌犯和通缉犯

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