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中国梦”凝聚共识与力量

2012-12-03 18:30:27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了社会热议和广泛共鸣。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曾几何时,“美国梦”诉说着美利坚民族的崛起历程。对于有着数千年辉煌文明史、近代以后遭遇深重苦难、百余年来奋斗不息的中华民族来说,“中国梦”显得更加千回百折、跌宕起伏。从“最危险的时候”渴望民族独立解放,到改变“一穷二白”的底子希望国家富强,再到进行改革开放解决温饱、奔向全面小康,在历史风云中不断变化和推进的“中国梦”,始终围绕着民族复兴这一基点,体现了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正是“中国梦”最大特质所在。比如,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上亿个新增就业机会,建立了覆盖13亿人的社保体系,开启了信息公开进程,创新着社会管理,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些体现了文明进步,而对一个公民来说,这些意味着更充足的发展机会、更宽广的权利渠道、更开放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和谐的社会氛围,意味着梦想的现实底座更为坚实。

从历史风云中一路走来的“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既是一个宏大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人的点滴幸福。我们的时代,既有“奥运梦”、“世博梦”、“奔月梦”一一成为现实的辉煌,也有“教育梦”、“住房梦”、“健康梦”等折射出的民生期盼。在执政者的谋划中,既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蓝图,也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奋斗目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是因为将国家梦想和个体梦想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我们才能不断让梦想照进现实,到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复兴梦想的新起点。

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人物,其开篇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时至今日,中国的梦想里程仍在持续,前行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向未来,只有进一步凝聚我们的共识与力量,让13亿个“梦想家”敢于做梦、善于圆梦,才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创造我们每一个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李力言)

相关新闻:

本网评论:梦想的实现需要务实精神

 

精彩热图

剧中令人羡慕的“姐妹情”

李安比陈坤更像少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