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千方百计保障粮食高产稳产
初夏时节的周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小麦随处可见,田间地头都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国家粮仓看河南,河南粮仓看周口。作为河南省的第一产粮大市,周口常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600万亩,总产量在130亿斤左右,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7,其中夏粮产量占全省的1/6,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5,周口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60多亿斤,有着“中原粮仓”的美誉。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4月26日,周口市农业局副局长张瑞说,目前全市小麦长势良好,如不出意外灾害,今年夏粮生产又是一个大丰收。
据了解,目前,周口的9个县市是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4个县进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5个县被列为省重点扶持的24个粮食生产重点县。
“今年国家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标准,我们的收入还会增加。”周口市沈丘县纸店镇农民王锦新告诉记者。
张瑞说,周口市把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列为全市“十大实事”中的首件大事来抓,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7.1亿元,同比增长44.1%。同时,周口市以良种推广补贴为契机,连续3年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目前全市99%的耕地都使用了小麦良种。由于切实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连续5年恢复性增长。周口市还加快了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实现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超千斤的目标。
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操亚龙说,2007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4.59亿元,新增旱涝保收田12.5万亩。
在郸城县双楼乡王庄村,周口市国土局局长张楸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的空地。周口粮食生产连续5年不断跨上新的台阶,与全市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工作密不可分。”据统计,近年来周口市共实施“土地三项整治”项目4267个,整理耕地90多万亩,净增土地近15万亩。
发展,绝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治国理念。
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表示,河南省以占全国1/16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占全国1/4强的小麦,不仅养活了全省近1亿人口,而且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取得了粮食总产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连续5年超千亿斤、夏粮总产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的巨大成绩,粮食生产的“河南经验”值得关注。
而“河南经验”显然来自多方面的努力。
“粮食怎么保”是河南省委重点思考和破解的难题之一。经过深入调研,河南省委提出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制定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吨粮田为方向,强化抗灾减灾,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产,计划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为“中国粮仓”,河南早在2008年就开始谋划、编制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650亿公斤。
对于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河南各级政府都自觉地将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不折不扣地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中央惠农政策。此外,各地都出台一些地方性措施,增加对产粮大县、种粮大户、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奖励,由此很好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累计增加830多万亩,为粮食连年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省提出把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放在中原经济区总体目标的第一位。”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黄纪念说,规划中的中原经济区,其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七分之一强,其中河南不仅是最大的产粮省,而且其他农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的比重也较大,可以说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和农业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河南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后的感悟,更是中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促进中部崛起的睿智和清醒。
来源:大河网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