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的意思是“取得别人的喜欢”,有讨好之意,比如下级取悦上级,演员取悦观众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地方不顾现实条件,在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方面提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吊高公众胃口,以求取悦公众。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政府的承诺和行动,应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可操作性,也要讲求可持续性。如果偏离了当地的实际条件而一味求新求特求高,看似取悦了公众,其实际结果则是政府未能践诺而失信于民,或者“寅吃卯粮”、债台高筑,把好事办成坏事,引发群众的不满,影响社会的稳定。
经济转型期同样是矛盾凸显期,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性科学地承担政府的责任,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脱离这个基本国情,追求“时尚”,盲目攀比,指望短期内彻底解决公众期待的收入差距、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政府需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取悦公众,吊高胃口乱许诺,而是应理性平和地引导公众,调适公众心态。在向公众展示美好愿景的同时,更要客观坦诚地道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问计于民,以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公众充分了解哪些事情政府可以办,哪些事情政府办不了,哪些事情需要得到公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办成,公众才能与政府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一个个胜利。
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益诉求多元化。这其中,既有正当合理的诉求,也有非理性的不合理诉求。之所以会有一些非理性的不合理诉求,我们固然可以从当事人自身去找原因。但是,这种现象之所以不断出现,甚至愈演愈烈,也与一些地方为了息事宁人甚至取悦当事人而一味迎合其非理性不合理的诉求有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责任也是有限的。如果突破法律和政策的底线去取悦少数人的利益,换来的将是法治精神的丧失,公众利益的损害。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值得汲取。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是通过自身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践来取信于民,而不是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做些急功近利的事情来取悦百姓。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既积极作为,又量力而行,我们就能赢得百姓的拥护,百姓也才能从扎实的改革发展成果中受益。 (石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