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戳破权力吹大的“艺术泡沫”

2013-04-09 14:46:23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日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某地有人曾花上千万元收藏了一位书协主席的字,结果这位主席下台后,字贬值到了100万元。从千万缩水至百万,如此大的价格波动,让人在大跌眼镜之外,也多了几分警思。

通常,在艺术品市场,估值暴跌,常常与供应增加、需求紧缩、赝品假货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位前主席的字,遭遇的却是另类行情——作者的官帽摘了,权力没了,由此导致作品的大幅贬值。人一走,茶就凉,写的字也大掉价,这不只是世态炎凉,而是权力效应下的现实写照。

现在大贬值,书法作品相当于打了一折,但怎么说也值100万,所谓“吹尽狂沙始到金”,或许这已接近其真实价值。但反过来一想,原本值百万的字,只因作者人在台上、手中有权,就能被抬升至千万元的天价,硬是吹出了一个不小的“艺术泡沫”。其实,不管是贬值还是溢价,都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无关,而与作者的权力状况有关。说白了,就是官越大、位越高,创作的东西就越值钱,成为权力“造富效应”的一个体现。

利益是最有力的指挥棒,权力能够“点石成金”,自然趋之者甚众。因而,不少人拼命钻营就为了在协会当个主席、秘书长、理事之类的,拿官场上的身份去卖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此前,媒体报道陕西书协有正副主席几十人、山东和河南的书协领导层也有十多人。之所以领导扎堆,是因为一般省书协副主席的四尺作品5000元,当上书协主席以后,作品能上涨到两三万元。你争我抢,看起来图的是虚名,实际上为的却是真金白银。

当权力介入甚至支配了艺术创作和评价,神圣殿堂就会沦为名利场甚至腐败温床。正如记者调查指出的,依托权力光环,一些腐败官员或把自己塑造成“大师”,或把别人捧成“大师”,通过作品买卖、艺术品收藏、圈子活动等,进行着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其危害性和隐蔽性亟需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那位前书协主席的字是因为权力“过期作废”而贬值的,这种自发的结果,也见出制度和监管的缺失。殊不知,还有多少手中有权者正大肆提升其作品价值,还有多少人正削尖脑袋往名利双收的好位子努力?戳破权力吹大的“艺术泡沫”,不能等权力过期,不能靠干部自觉,关键还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里,切断权力与利益勾连的各种“雅俗”渠道,大力清除文化艺术界存在的种种官本位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创作返朴归真,让文化创造增添生机与活力。(李力言)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艺术创作 权力状况 艺术价值 大师 书协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