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深圳十大观念》对接了改革的锐气和文气

2012-08-23 15:51:04 来源: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深圳十大观念》对接了改革的锐气和文气

理性与感情交融

严肃与活泼兼具

《深圳十大观念》只有20多万字,书不厚,但是意义重大。我认为就这本书自身来讲,起码显现了三层意义:

第一,把深圳改革的锐气和改革背后的文气结合起来了。我长期生活在广州,对深圳有一种地域上的亲切感。深圳30年可以说预示了中国的现代前景。这可以分两面看,一方面确实提供了物欲化的市场,但是首先要肯定的是,我们因此也告别了一个贫困的儒家化中国。不要因为我们告别了贫困,有了文化要求的时候,反而把追求温饱和小康的过程视为罪恶的过程。这是极左人士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指责深圳的思想基调。改革的锐气如何和理性的文气对接,《深圳十大观念》是象征性的标志。而且这本书也改变了深圳乃至于广东长期以来在文化上的被动局面,尽管对话者还是北京学者居多,但是深圳改革的锐气与文气的对接,本书是一个投射。

第二,这是一部理性与感情交融的作品。长期以来,一部分人对深圳有误解,从上世纪80年代初山西老干部考察深圳,认为深圳在搞资本主义时的痛哭流涕,以为深圳是没有意义的;一直到现在,对国家的大型改革,在必要的代价和较好的收益之间所产生的不均衡的要求,《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都进行了理性地拒斥。广东也好,深圳也好,指引了改革20年。广东依然没有改变“广东生孩子,北京起名字”的精神惯性和惰性,不敢为自己的模式进行辩护。这本书是力求改变这样的局面一个可贵的努力。

第三,这本书将严肃与活泼结合在一起。很少有一个城市能把一批著名的学者、专家用这样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书的编排也很活泼。关于城市观念的书以前就有,但《深圳十大观念》显然更高一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