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路径
对华为和中兴而言,当年走出国门的决定都是英明且睿智的,但国际化更多是一种前途未卜的“无奈之举”。因此,早期国际化时,华为总裁任正非更多谈到的是“埋骨青山处,马革裹尸还”的悲壮。
华为的国际化始于1996年,真正开始有收获已经是2003年以后的事了。按照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的说法,华为当年的国际化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在国内CDMA以及小灵通如火如荼的时候,华为没有抓住这两个机遇,而竞争对手中兴则利用这两个机会迅速缩小了与华为的距离,再加上当时发改委对手机牌照的控制,在国内市场失去增长点的华为,进军海外市场就成为“华山一条路”的选择。
再加上电信市场本来就是全球市场,如果只发展国内市场,增长和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只有坚持国内和国外“两条腿走路”才是稳定的。“我们的期望是海外一条腿、中国一条腿,有两条腿走路我们就踏实,现在相当于有三条腿,海外有两条腿,是国内的两倍。比我们想象的好。”徐直军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
中兴的国际化略晚于华为,但也步步紧逼,成效明显。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突破发达国家市场是一项长期策略。显然中兴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毕竟,凭借着产品价格优势,中兴在欧洲、北
美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但这些市场的利润低于中国和非洲。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美市场对中兴的重要程度。据侯为贵预计,中兴今年在美国的营收能达到10亿美元,大部分来自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