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武大鼓励师生“下海” 创业,还是不务正业?

2013-01-11 09:52:21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保障

探索职称评审改革,设社会服务型教师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代常,另一个身份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水稻基因组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的他,曾经站在“十字路口”:是把科技成果锁到抽屉里,还是创办企业使之产业化?最终,杨代常选择下海,其科研团队进行的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研究,在2011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杨代常所经历的抉择,也折射出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处。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让很多科技成果难以走出“象牙塔”,更无法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生产力。“2009年,武汉大学就出台过关于专利、成果转让的收益70%归教师或项目组团队的文件,可谓领湖北之先。”章登义表示。

在外界看来,武大新规更有意义的探索在于校内制度的改革。武汉大学去年已经就职称评审进行了相关讨论,今年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政策出台;而在人事制度方面,该校把教师分成4类进行考核:基础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社会服务型。其中,社会服务型明确指向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意见》也是以分类考核作为基础,防止出现制度漏洞。”章登义说。

而武汉生物研究院的成功,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据介绍,该院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优势资源组建而成,现在已经引进了57个海内外团队、7名两院院士、数十名国内外顶尖人才,新建了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基础研发平台,孵化了20余家高新企业。“汇聚人才、聚集企业、孵化项目,这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大有裨益。”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质疑

创业风险未知、容易荒废学业,好政策需规避负面因素

出台类似政策的,不止武汉一地。日前,山东也出台意见,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创业学生可按相关规定继续完成学业。但是,“休学创业”的提法却引来不少争议。

据报道,潍坊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一名老师用“得不偿失”来形容这项政策,“创业是个未知数,国内环境还不太成熟。如果最终创业失败了,就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不建议大家休学创业。”

武大的大二学生同样不讳言自己的担忧,“我学的专业,很多老师都是业内专家,如果他们都去办公司,会不会无心教书?如果老师和学生都想着创业,会不会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而一些观点更为激烈,认为教师拿着实验室里产出的科研成果去开公司,会不会造成学校资源的流失?

这样的观点,并非一家之言。据山东某媒体在青岛7所高校所做的调查显示,92.6%的受访者觉得休学创业难实现。

一边是创业的巨大风险,一边是殷勤的政策激励,看起来是一组矛盾的命题。破题的希望,一名武大校内人士将其寄托于个人的理智,任何人在创业之前,都会理性地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办企业,“不会出现老师都去创业无人教书的事情,至于学生,没有技术、没有成果就去创业的可能性也很低,相信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

对于“拜金”、“不务正业”之类的诘问,章登义强调“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按照他的解释,在岗位问题上,武汉大学本来就有好几类考核,对出去创业的老师也会有评判标准,并非好处教师独占、损失学校承担。

从校方的角度,无论这一政策未来的走向如何,学校重视基础教学的重心并不会改变。“如果有一部分老师愿意去做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就提供一条路子支持他。《意见》的出台,相当于对老师考核加了另外一个指挥棒。”章登义说。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师生下海创业,在一些专家看来,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其所能引致的负面效应和不良导向、创业风险、失败代价,在鼓励之余更要警惕,“一个好的政策应尽量规避负面因素。”(记者付 文)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师生 武大 创业指导 意见 休学创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长沙“比基尼餐厅”

重庆学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寝室

盘点全球令人无法想象的胖人

精彩热图

“地铁十八怪”风靡网络

中国狗狗秀性感丝袜照引英媒关注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 曾四次到访中国(组图)

30个月男人变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