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政府采购为何“萝卜花了人参价 ”

2013-02-18 09:03: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资金使用缺乏监管 最高限价形同虚设

政府采购为何“萝卜花了人参价 ”(市场观察)

被称为“阳光交易”的政府采购,如今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在其规模逐渐扩大、程序日益规范、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看到阳光下的阴影:高价采购、暗箱操作、服务滞后、腐败滋生等问题。有研究表明,政府协议采购中存在价格高出一块的现象。本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政府采购,为何没捡到便宜?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协议供货未触及采购权

在政府采购中,订单数量比较大的协议供货方式就存有许多弊病。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指出,政府采购确实存在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比如,为了满足各单位小额、零星采购需要,可以通过协议供货方式进行采购,以保证采购的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与采购存在着时间差,可能会出现当时的采购价格并不高,但产品到手时市场价格下调的情况。

尽管花了“冤枉钱”,协议供货还是广受欢迎,其中有更深的原因。“协议供货表面上有两次竞争,其实却没有实质性竞争。”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赵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集中采购制度之所以受到广大采购人的欢迎,是因为协议供货并未真正触及各地各部门采购人的采购权。尤其到年底,有的部门突击花钱,专捡贵的买,以致“萝卜花了人参价”。

此外,分散采购在财政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高限价形同虚设,一些采购人借政府采购购买奢侈产品和“价高质次”产品等问题,都是当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丁茂战对本报记者说,政府统一采购的政策非常正确,但发生的问题让人头痛,比如有些产品质量没保证,价格高,售后服务差,效率低,从申请到使用跨度长,这些都影响着政府的办公效率和形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