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中的“VS”,谁和谁在“PK”
小叶并非特例,在各所大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自己并不喜欢和擅长的专业中“熬着”。怎么会这样?难道,高考志愿不是孩子们自己的主动选择吗?
从道理上讲,专业志愿当然应该是考生自我意志的反映,应当是其所向往的、立志从事的学业、事业,专业志愿填报过程应当是其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选择的过程,任何人没有权力、也不应过多干涉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但是,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考生们往往在这一人生大事前,面临着多重的博弈,多种复杂因素的叠加。
记者曾在2012年的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现场采访到一位来自保定一中的考生,她告诉记者,她的兴趣是北大化学专业,但是学校只推荐她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即便她自荐到北大并获得考试机会,由于两所学校考试时间撞车,她也只能选其一。考虑到还是应该尊重高中校给自己校荐的机会,她最终选择参加清华的考试。当记者问她,如果清华大学给了你几十分的加分认定,那高考时你会尊重自己的兴趣、放弃这几十分、考北大化学专业,还是会报考清华大学,“不浪费”这几十分的加分,孩子的回答带着迟疑,“虽然我很喜欢北大化学专业,但是,我想家长和老师也不会让我浪费这几十分吧。”
“家长”、“老师”重于“自我”;“加分”重于“兴趣”。几个关键词,在保定一中这位考生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排序,但显然,这排序并非孩子所愿。
这位考生的情况绝非特例,一机构对某高校2008级新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表明,新生对所学专业,7.6%的学生满意,72.3%的学生中度满意,20.1%表示不满意。麦可思公司对2009级新生的全国网络调查也显示,本科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32%,高职(专科)新生则为35%。其中,本科和高职(专科)对专业“非常满意”、“很满意”者仅为2%、3%;而对专业“很不满意”者则分别为30%、27%。
采访中,不少学生反映,在志愿选择时,考生个人的意愿并不是决定因素,大多数考生都面临着兴趣VS就业现实、个人意愿VS家长意志等两难的博弈。
“VS”的背后,什么在左右考生的志愿选择
一位教育专家曾这样评价大部分考生在进行志愿选择时的尴尬处境:
我国“高考志愿选择主体”不能简单界定为学生,而应该界定为学生、家长,甚至包括高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我国,考生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更多地体现为各利益相关主体不同意见相权衡的过程。在这个复杂决策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教师及其他人员对考生专业志愿选择的影响力。
这样一个例子很具代表性。高校之间为“抢夺”高分生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吸引一高分考生,某校将最“热门”院系的知名学者作为“神秘武器”,请学者与考生亲自沟通,劝说考生报考该校、该院系。尽管考生的兴趣并非在此,但考生的家长、亲戚以及高中老师却都动了心,“这么热门的院系,这么有名望的老师,别人想去都去不了,咱得珍惜啊。”挨不住这么多人的游说,尽管心中并不乐意,该考生最终还是妥协了,将自己的高分“卖”了一个让家长和朋友都满意的“价格”。
影响考生志愿选择的还不仅仅是高校招生老师和家长,还包括就业前景、专业冷热等其他现实因素。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2010级500名随机抽取的新生进行的一份专业选择导向的调查显示,高达35.10%的考生按专业冷热选择专业,19.55%的考生按就业导向选择专业,按往年分数选择专业的占17.90%,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考生仅占15.2%。这份调查说明,当饱满的个人兴趣遇到“骨感”的就业现实,考生往往会屈从于残酷的现实压力。
而从逐年升温的艺考热中,我们更能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舆论与风气的影响。当电视、广播、报纸充斥着男孩女孩儿们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娱乐节目而一夜成名的报道,无形中渲染的价值观和迅捷的成功方式,让多少中学生在心中萌生了明星梦,自此孜孜以求,却忽略了自身条件与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