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东南大学五学子高考成绩平平 凭什么同时考上哈佛

2013-03-26 15:02: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有个性才能成大器

东大建筑学院流传着一个故事,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读研究生时,曾对导师和师兄说,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他自己算一个,引得哄堂大笑,他的导师齐康院士并未责备他的狂妄。

建筑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理性和感性的交融,因此造就了建筑系的学生大多比较有个性。

东大建筑学院包容有个性的学生。王建国说:“有个性才能成大器。”

钱峰就是个很有个性的学生。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实用”、 “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一直被建筑学界公认,但在钱峰看来,这个说法不够准确。

“这个原则可适用于每个物品,我认为应该是建筑物应该具备地域性特征和时代特征。”钱峰说,这是他读了大量建筑学书籍后自己得出结论,在向耶鲁大学申请时,他充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被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录取了。

朱冰瑶在申请材料中的自我陈述做了充分的阐述,她认为当下中国建筑师们缺乏责任感,中国的建设速度太快,建筑景观大多忽视了风景,相互模仿,丧失了特色,“大家都会羡慕一个15岁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而不会考虑到他失去了什么。”

实践经历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申请哈佛、耶鲁等名校,除了英语成绩,建筑学院的学生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作品集。这是他们五年来的学习实践成果。

徐振欢认为,哈佛正是看中了他在国内知名事务所的实践经历。

岳碧岑和叶雯欣两人共同完成了一个地质博物馆的设计,那里原来是南京汤山采石场的一个坑道,她们到实地考察寻找灵感,花了8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一张七八米长的剖面图成品,该设计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优秀作业奖,这个设计也成为哈佛大学的敲门砖之一,两人同时被哈佛录取。

曾经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的张润泽印证了这一说法。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校十分重视实践,学校规定,大学五年级必须参加一次工程实践,学些也提供很多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每年假期都会去实习,尤其是在一些国际知名事务所实习会被国际一流大学认可。

初到新加坡,张润泽有点不适应,国内一个学期开七八门课,学习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成果,而那边只开三门课,但这三门课内容却十分丰富,深入学习,并不以考试成绩为导向。

在新加坡,他们14名同学参与设计了一个26公里长的废弃铁路的景观带,设计非常复杂,但大家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终于做出了一份满意的设计。

张润泽说,真正去做了,你才会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次实践让他认识到合作十分重要。得益于这次交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3位老师推荐下,他收到了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录取通知书。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