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新加坡大学看好中国 旨求加强合作

2013-06-04 15:46:22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作为东南亚学术的中心,新加坡的大学试图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内部人士称这一变化反映了全球战略向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经济体的转移。

新加坡管理大学(简称新大),在四月里与中国的五所著名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和复旦,签订了十三个个框架性的合作协议。

新加坡大学校长迪枚晔说,“我们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并且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我作为校长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毕业后他们也许会成为同事。”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四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国际合作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一百年前,清华作为留美预备校,送了很多学生出国去学习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现在来自全世界的有志青年集聚清华来学习中国了解中国。”

在与清华大学签订的合作计划中,新大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每年会有五至十名交换学生。两校的教师学者也将加强合作旨在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

新大,作为有8000名学生的年轻高校,创建于2000年。历史虽短,但新大却在十几年间迅速建立起了良好的国际声望。

为了更好的发展,迪枚晔校长认为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

在2013年的毕业生中,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的学生都有过海外经验,无论是通过学生交流项目或者是海外实习的机会。

“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在海外学习的机会去了解海外广阔的市场,” 迪枚晔校长说,他也同意在教师的成长中,国际合作同样至关重要。

28岁的Amy Wan是江苏省昆山花桥希尔顿逸林酒店的Front Office经理。作为一名新加坡人,她最初的对于中国文化,经济和商业环境的深入了解来自于新大《中国商业学习目标》这门课。作为这门课的一部分,Amy在2007年的时候到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业田野调查,参观了当地的和国际的企业。Amy在2008年又一次来到上海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

“田野调查让我更充分的接触到中国的社会。在学生时代有机会去了解中国为我后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她说。

迪枚晔校长说新大每年有大约7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新大的本科生中,有百分之十五都是国际学生。

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大学的国际学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新大的主管本科生的副教务长房映芬博士表示,在新大中国学生占了国际学生很大的比例。她还鼓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到新大学习。

“在过去,我们看到很多新大的学生会选择去美国或者欧洲进行短期交流学习项目。而更多的学生选择去中国旅行了解这个国家,而不是去那里学习或者工作。我希望这些协议会让更多的新大学生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房教授说。

她还认为一个旅行者只能很浅显的了解一个国家,但是交流学生却拥有更多的与当地学生交流的机会,会让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从而变得更加国际化。

新大的金融学副教授许茵妮博士认为新加坡作为一个成熟而体量不大的国家可以为中国的一些省级政府提供很好的管理模式。而大学就是让官员们接收管理培训的最佳场所。目前,新大为四川政府官员提供了培训机会。

“新加坡不是一个大的国家。我们的管理模式也许很适合中国的省级政府。”许博士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与太平洋研究所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利平认为,扩大中新高校间的合作是加强中新两国合作的一个趋势。

“新加坡的高校希望通过加强合作来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他如是说。

个人故事:

24岁的Cui Qi崔琦(音)来自南京,2011年12月毕业于新大。她,目前在新加坡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她对中国日报介绍了她的个人经历:

参加完高考和新大的资格考试,我于2008年来到新加坡。我在新大修了财经和市场的双学位。

很幸运的是我很好的规划了大学的生活并且在3年半里完成了学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多国际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如果一个公司在大陆有了生意,那么作为中国学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特别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方面优势特别大。

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的公司在大陆没有实体的分公司但是却拥有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主要客户,像我这样的员工就能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负责将大量的中文文件翻译成英文,我还能轻易与中国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有时候我还会充当我的英国老板的中国的文化的临时教师,教他中国的一些习俗和思维方式,以便于他更好的与客户沟通。

我的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刚一毕业的时候,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新加坡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也是中西方的桥梁。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是很有优势的。事实上我在找工作的时候碰到了很多“能流利的读写中文”的要求。但是别忘了新加坡也是一个双语国家,大部分新加坡人也能说中文。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也收紧移民政策,让外国人在新加坡找工作愈发困难。有些公司只考虑招收新加坡人或者拥有居住权的外国人。

我是幸运的。我也相信我毕业于新大,这个在新加坡很有声誉的大学,特别是在财经领域更是声名雀跃。尽管有些单位还在纠结于是否招外籍员工,但如果你是新大的毕业生,你就有更多的机会试一试。

(中国日报记者 罗望舒)

编辑: 宁波 标签: 新加坡大学 合作 高校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