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透视高考制度36年之变:成本剧增 改革在质疑中前行

2013-06-09 09: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70年代考生从下放农场到高考考场,临考试前揣个鸡蛋;80、90年代,既没有补习班也没有营养餐,上考场如同进课堂;00年代,补习课逐渐兴起,爸妈亲自送到考场;到了高考新世纪,补习班、营养餐风靡,考前住酒店,爸妈私家车送考场,考后第二天报旅游团……

今年是恢复高考36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1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高校毕业生,到今天的699万,从100个考生只录取四五个人,到今天10名考生中能有6个考上大学,60余年足以改变几代人的容颜,千百万经历过高考的人心中都刻下了它的深深烙印。

高考备考成本:30年涨超8万倍

“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请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近来,网上流传的“高考成本变化示意图”,勾起了几代人对于高考的回忆。

随着高考成本的逐年递增,学生、家长的精神压力也在逐年增加。“过去总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虽说这桥已经宽多了,但是一旦没过去那就是没出路,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更别提连大学都没考上的。”一位家长如是说。

对独生子女过高的期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竞争不断加剧的就业环境,刺激着家长对高考的无底线投入,高考最终成了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家长仿佛只有不断掏钱才能安心。在未来的日子里,高考成本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谁也说不好。

高校录取率:由4.8%激增至75%

据统计,1977年,高考录取27万人,考生570万,录取比例4.8%;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而到了2012年,录取685万人,考生915万,录取比例达75%。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考大学已不是当年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学者认为,把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风浮躁、教学质量下降、就业难等等,不分青红皂白通通归咎于扩招,也是不公平的。

数字反映出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是高考制度的变迁,更是社会心态的变化。这些内容,都会成为每一代人的特有记忆。加之高考前后的喜怒哀乐,共同构成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