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暑期,各类考证培训的广告又频频出现在校园公告栏里,广告中的“求职必备”“成功路上敲门砖”等等内容,在这个“最难就业季”显得格外诱人,不少大学生暑期选择留校考证,希望在求职竞争中凭借较多的资格证占据优势。
“本科加读研的7年时间,我总共考了12个证书。不算学琵琶的课程费,从报名到培训班,粗略估计花了16310元,但就业的时候根本用不到。基础证书大家都有,也就没有优势可言了。”西南大学2010级物理教育专业女生王铭(化名)因为手握大把证书被同学称为“最忙考证族”。除了外语和计算机资格证,她还考取了驾驶证、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肚皮舞裁判证等证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王郡从大一就开始在培训班课堂上过起了周末,今年大三的她为考证、考研培训已投入上万元。她告诉记者,仅仅考文秘资格证就花费上千元。
记者了解到,计算机、外语类的资格证被大学生称为“基础证”,培训费和报名费多要花费近千元,CFA(注册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等则被学生称为“高端证”,培训费和报名费超过万元。
与大学生花费高价考证相对的,是校园里质量良莠不齐的考证培训班。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培训机构宣传的课程范围囊括了教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证、计算机培训等,但对师资力量的宣传却只用“名师授课”四个字概括。课程价格则由培训机构自己确定,同一培训班中,学员的价格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其资质的合法性,学员也一概不知。
“班里有一大半同学都报了计算机二级VF,想着团报培训班有优惠,我也随大流报了名。但只上了几节课,老师在上课时就说自己还在教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课,并劝说同学找他报名”,西南大学文学院电影学专业学生小陈告诉记者,“班里集体报时,培训班承诺比单个报名的同学便宜,但实际价格反而高了几十元。”
培训班千篇一律的授课内容也让大学生感到不满。一位因未通过文秘资格证书考试,不得不连续三年参加培训班的女大学生告诉记者,“培训班年年都讲同样内容,连举例都一模一样,实在没法提高学习水平。”小李懊恼培训老师备课不用心。
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却在质量无法保证的培训班学习,考出的证书在求职中究竟有多大优势?记者走访多家用人单位发现,除了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资格证外,多数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并无资格证要求。中国人寿银行保险部渠道总监卜祖成告诉记者:“保险资格证是从事保险的基本资格证,但公司培训时就会组织员工集中考,没有必要在校时考。”
相比资格证,用人单位更注重求职学生的情商。“性格开朗、有亲和力,在校时担任过班干部,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相关实践经验。”这是长城证券重庆运营管理部副经理王薇对营销岗位应聘者的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