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郎朗:来自华夏,情迷巴黎

2013-07-15 16:27:43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尽管成名早,郎朗对于艺术风格的把握非常老道。他知道,他不能老演那些洋溢着少年得志的作品,他必须不断成长,不断探索。但他也绝不因为人家的批评而改变自己或“迷失自己”。当他大规模演奏德奥作品时,不仅德国观众一下接受了他,连许多原先觉得他肤浅的乐迷开始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有些成了他的粉丝。2012年,他荣获了德国给予平民的最高奖项Bundesverdienstkreuz,表彰的便是他对音乐的贡献。

郎朗说,他的演奏风格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他依然追求更大的提升。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作品背景的了解以及阅历的增加,对所演奏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更能抓到作品的精髓,感情的深度及表现力的广度都不断拓展。“从技术讲,我50岁演一部作品,跟30岁时不会有太大区别,但理性看待作品的方式会略有不同。霍洛维茨30、40、70岁弹同一部作品,听录音会有细微的不同。前辈大师的经验总是能启发我。”

以前的批评者大批“回心转意”的另一个原因,是郎朗对于古典音乐不遗余力的推广和普及。他虽然具有摇滚歌星的魅力,能够进入一般古典音乐家无法涉足的大场地,但他除了应景弹几首爱国歌曲和通俗作品,从未真正跨界至流行领域。他演奏的依然是高难度的古典经典,因此,你即便不喜欢他的“作秀”,只要你闭上眼睛,他的琴声还是会征服你。正如伦敦《泰晤士报》乐评家Emma Pomfret所言:“在老古董的古典音乐界,郎朗的青春活力极其珍贵。我想不出还有哪位古典艺术家有郎朗的广泛魅力,但又没有将音乐弱智化。”

郎朗:来自华夏,情迷巴黎
郎朗鼓励小朋友接触音乐,但不强求他们走职业道路

郎朗在深圳开了一所音乐学校,但与其说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不如说是培养音乐爱好者。他并不同意某些父母好高骛远想把孩子都往职业乐手的路上推,而是认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笔者问他如果父母不顾孩子是否有兴趣及潜力,坚持逼孩子学琴,那该如何?他玩笑道:“让父母自己去学吧!”

编辑: 于熙 标签: 郎朗 钢琴

 
 
 

焦点图片

美女摄影师记录巨兽般超级风暴云

超可爱!探访韩国首尔泰迪熊博物馆

上海:苏力过后带来美丽朝霞

郑州街头现流浪美少女 英语吼退采访记者(图)

精彩热图

李小璐推婴儿车素颜逛街

马其顿小镇传统婚礼

林志玲扯胸爆乳谢观众

印尼防性丑闻出狠招

精彩热图

郭美美娇嗔称只有42公斤遭吐槽

深圳富豪相亲海选 女子沏茶过三关

头伏饺子飘香(组图)

“苏力”携暴雨侵袭江西 赣南局地受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