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印度“李小龙”:人生的意义在于 你要自己寻求真理

2013-07-30 10:30:12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Chaudhari Dilip Giridhar是个矮小、瘦弱、常被妹妹“欺负”的男孩。

在中国,换上“陈爱龙”这个名字,他成了一个擅长耍双截棍、太极拳、木棍还有剑术的功夫明星,常扮演的角色是李小龙。

在印度,他从来没上过电视。

在中国,他是CCTV综艺节目的常客。

是功夫改变了他,陈爱龙这样说。他现在是一名外教,住在北京郊区一套租来的公寓里。他家的阳台被一面大镜子占满了——镜子就是他练功的对手。

差不多20年前,陈爱龙的朋友跟他开玩笑说,“你那么瘦,怎么能保护你女朋友呢?”从那之后,他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功夫,并且很快得到了回报。

“就练了两个月,我长高了一英尺,壮实了,而且发现我能打得过别人了,”陈爱龙说,“从此以后,我走路都是挺着胸脯的。”他今年39岁了。

他当时最喜欢的是李小龙的电影,以及一本李小龙写的书——他反复地读英文版的《李小龙截拳道》,不仅英文水平大有长进,还由此总结出一套功夫哲学,一套把他吸引到中国、并且践行至今的哲学。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要自己寻求真理,”陈爱龙说,这就是截拳道的第一教义。他当时最大的希望,就是到少林寺去找他的真理。

为此,他没有理会妈妈的恳求(“你是我唯一的儿子,你走了我可怎么办?”),朋友的劝告(“只有中国人才能把功夫学好,你没戏。”)以及自己对中国的一知半解(“我以为所有人都会和电影里的一样。”)2002年,他终于攒够了钱,来到山西教书。

“除非亲身经历,不然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件事究竟是真是假。”陈爱龙说。

刚到的一个星期,他只想回家,“天太冷,没有蔬菜吃,而且一个说英语的人都没有。”

实际上,他待了两年半才第一次回家。这是因为在山西,他的同事“好极了”,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都愿意教他武术,他可爱的学生们还嚷着让爱龙在英文以外也传授功夫。

2003年,他终于到了河南少林寺,学了好几门武功,在山上待了一个星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陈爱龙 功夫明星 李小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