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蒙古族的时尚之都:记锡林浩特市民族服饰产业

2013-08-06 17:42:31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也许,这个位于闹市的街区就是蒙古族风格的蒙特拿破仑大街:超过30家时装店云集于此。这里远没有意大利米兰的那条著名时装街一样奢华,但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却让它独树一帜。精心装饰的服饰吸引过往游客驻足惊叹,当然还有他们手中一刻不停的闪光灯。而对于当地的蒙古族来说,传统的服饰似乎又重新走进了日常的生活。

59岁的吴云华是本地人。1993年,她开始涉足服装行业,如今也是当地时装设计方面的领军人物。据她介绍,每年春节之前当年夏季的服装就被订购一空。如果顾客不在五月份之前订购冬天或者来年春天的衣服,基本上就只能再等一年了。大型的庆典、婚礼、那达慕大会也是服装需求的高峰期。

“差不多有一半的单子我都不敢接,因为我们人手不够,”吴云华笑着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烦恼。她的车间里只有八个工人。“我也不想扩大生产规模去和南方的大厂竞争。我想他们也做不出这个味道。这些都是源自于蒙古族文化的服饰,要是离开了草原那么远哪能做出来呢?”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主要文化中心之一。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嘎和察哈尔四大历史悠久的蒙古族部落聚居。而各个部落的服饰又有明显特征,包括前襟镶边的样式、腰带的花纹等等都有区别。比如,传统的乌珠穆沁服饰讲求华丽繁复的色彩和样式,三道服饰的粗边有别于其他三个更喜欢细边的部落,而缠绕的腰带往往可以有五米多长。

服装的主体部分一周左右就可以完工,可是配饰却要花上差不多两个月。在吴云华的工厂里,一件高档的蒙古族服饰售价大约是5000至6000元,而其中4000元都是纯手工配饰的价钱。

“只要传统的味道保留得好,衣服做工够精细,我不在乎成本多少,也不管花多长时间,”吴云华说。

虽然牧区的老人仍然喜欢在日常起居中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但是现在内蒙古的大街上穿蒙古族服饰的人寥寥无几。吴云华对此颇有些尴尬,也觉得光依靠逢年过节来发扬这些民族的传统远远不够。

她35岁的女儿包志梅似乎对此有些建树。2003年从一家服装毕业之后,她加入了家族企业。包志梅学的是西方的时装设计,于是她致力于对这些从祖辈传承下来的穿着进行一些改革。

“过去的蒙古族服装往往都是长袍,现在的城里人穿起来不是很方便,”包志梅解释说。“所以我设计了短款的裙子以及无袖的上装。这样更符合当代女性的审美需要。但是民族服饰中的关键元素,比如镶边、配饰这些都统统保留。近些年,传统的蒙古族文化逐渐复兴,人们自身的民族意识也越来越强。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大学或者出国读书的时候都会送一套传统服饰作为礼物。”

吴云华的车间里,七成的顾客都是个人,但是她说演出服仍然是很重要的一块市场。为此,车间的楼上特意腾出一块舞厅供演出团体彩排试衣使用。

与此同时,当地其他的设计师对于复兴沉淀着历史传统的衣着似乎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

额尔登孟和2006年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蒙古族服饰艺术传承人之一。今年39岁的他也是获评的20多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额尔登孟和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归功于他做编舞的母亲。他对蒙古族的传统头饰特别感兴趣,走遍了锡林郭勒手机各种不同的样式。在如何融合传统和时尚方面他也有不少路子。

“如果我们想让世人了解这些服饰,学会展示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跟制作它们一样重要,”他说。早在1998年他就创立了一支模特队,如今已经有16名模特,其中八个人同时还兼职制作服装。他带着这支队伍走遍了全国的秀场。今年七月初又代表内蒙古走到了香港的T型台。他甚至还憧憬着进军更大的国际舞台。

“元上都遗址在我们锡林郭勒,”他最新元上都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这座建于13世纪的著名元朝夏宫。“所以我在作品里面融合了很多宫廷元素和神秘色彩。”

瘦长的帽子配上一袭熠熠生辉的长袍与精美的头饰相得益彰。整件作品看上去仪式感很强,也显得非常庄严。在额尔登孟和的想象世界里,这是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而他计划将自己的行当越做越大。

“把这儿的一楼空着实在有点可惜。我可以开一个摄影工作室,”他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游客说道。“不过现在要紧的是找一个高水平的摄影师先给我们做几张海报。”

(中国日报记者 王恺昊 杨芳)

编辑: 宁波 标签: 蒙古族 时装 民族服饰 内蒙古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