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敦煌保护不容缓 数字工程路漫漫

2013-08-15 16:33:52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实地工作

通常,每个拍摄小组的成员包括一名摄影师,三名助理以及一名质量监督员,负责确保拍摄时选取正确的焦距和尺寸。

拍摄时,他们将壁画分成小块,每块31厘米*47厘米,然后对每一小块逐一拍摄。孙志军说,一平方米的壁画大概需要拍摄60-70张图片。

图片拍摄完成后,需要用计算机进行漫长的图像拼接过程。第61号石窟壁画面积达688平方米,孙志军说,他们一共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进行拍摄,而电脑图像拼接则花了近七个月时间。

2003年,尽管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的合作项目已近尾声,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停止对数字化技术的完善。原来的轨道只有一种尺寸,现在,数字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三种不同宽度的轨道,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石窟。以前的相机只能在常规光线下工作,如今,相机只可以在冷光灯下工作,以更好的保护壁画。

2010年,敦煌研究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始共同研发一种高精度相机。2011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向敦煌研究院捐赠了一台分辨率高达13亿像素的数字相机,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根据文化重要性的不同,研究院将敦煌石窟分成四个等级。孙志军的团队计划在2015年前完成第一等级147个石窟的数字化工作。

壁画数字化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工作,但保护工作又刻不容缓,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一直困扰着孙志军和他的团队。

“特别是在看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破坏力之后,我们更想尽快完成图像采集工作,”孙志军说。“但是要加快进度就意味着要让更多人同时在石窟里面工作,这无疑加大了对壁画的威胁。”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敦煌 保护 数字工程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