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南京制作绒花的手艺人:绒花开不败 但愿春常在

2013-08-19 19:58:44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今年59岁的赵树宪也许是国内少数不用看天吃饭的“园丁”。

在他那不到20平米,隐藏在江苏省南京市一栋百年老宅深处的“花园”中,无论是寒冬酷暑,梅花与荷花,百合与牡丹四季绽放,争奇斗艳。

当然,这并非因为赵擅长任何魔术,而是这些五颜六色的花都是由丝绒做成,可以长盛不衰,甚至是永不凋谢。

作为中国古代女性梳妆台上最为常见,也最受爱戴的装饰品之一,绒花正和许多国内的传统手艺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人们所逐渐淡忘。

直到在2012年的冬天,赵的“花园”,或者更确切的说,一间狭小拥挤的工作室,迎来了服装设计师许建树(Lawrence Xu)。这位为范冰冰设计了著名的龙袍而在国际时尚圈一炮而红的设计师因为一次偶然的造访而给绒花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据赵回忆,当时许正在为他下一次的戛纳红毯作品而头疼不已,因此,当他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即赵的工作室所在地,看到了这种鲜艳华贵的手工花时,他“激动得跳了起来”并当下决定以此为他作品的主题,取名为中国雪绒花。

虽然在次年的戛纳红毯上,中国女演员姚星彤所穿的这条白色长裙并不如范冰冰的龙袍来的抢眼,但星星点点布满在裙子上羽毛般轻盈的绒花瓣——由赵花了数周手工完成,在国内的年轻时尚爱好者中依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而在过去这样的装饰常常被年轻人们等同于“奶奶的饰品”。

“订单在源源不断地进来,”赵告诉《中国日报》,在他面前一张破旧的书桌上散落着各种尺寸的剪刀和钳子。

他一边数着一叠厚厚的快递单子——伴随着这些单子他的绒花将被送往全国各地,一边告诉记者,现在他的主要客户包括北方结婚需要传统装扮的新娘,中国传统曲艺票友和越来越多喜欢在各个场合穿中式服装的年轻人。他的橱窗里既有25元一朵的白色马蹄莲,也有2000元一顶的凤冠。

“时尚界里有个说法叫少就是多,在这里大概可以说成新就是旧,”他开玩笑道。

赵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至今说话依旧带有浓重的南京口音,他也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绒花手艺人。在2008年,这项技艺因为缺乏足够多的手艺传承人而没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绒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主要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成员。因其花开不败,象征着皇宫里女人对青春永驻的不懈追求而在宫廷内迅速风靡。同时,它又和汉语中的“荣华”谐音。

到了明清时代,这个曾经的宫廷专属品因为蚕丝在江南地区的普及而迅速成为当地寻常人家姑娘的饰品。宫廷中的绒花一般以银丝为“骨”,而民间的则使用铜丝。

生于五十年代的赵从二十多岁起便到当地的绒花厂做学徒。不过,当时他所在的工厂和当地数百家厂一样,主要以生产出口的丝绒小动物为主,比如出口到欧美供复活节装饰的黄色丝绒小鸡和兔子。

绒花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至少有十个步骤,包括煮蚕丝,染色灯。即使是一件最简单的作品,比如百合花,也需要两天完成。

由于当时的工厂大多是流水作业,很少有人能掌握绒花的整个制作流程。而“掌握一项技艺后就希望能挑战新的步骤”的赵表示他常常会努力在一项技艺上精益求精,然后申请到其他部门“偷师”,长此以往,便学会了整个过程。

“我的职业不是我选的,我也没坚持什么,我只是尽量做到熟练并完善我的手艺。”他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而,因为后继无人,赵的“花园”也许正面临着另一场寒冬。明年即将退休的他正愁着把他这门手艺传给誰。

英文报道详见中国日报20日20版

(中国日报记者 徐珺倩)

编辑: 宁波 标签: 绒花 手艺 南京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