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国将积极参加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2013-09-24 19:53:27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国际合作是未来世界航天技术和航天活动发展的基本政策,中国将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他说中国将重点在空间科学研究、对地观测卫星和通信广播卫星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工程、航天测控技术、空间商业合作、人员交流与培训等领域开展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他说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

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对外国宇航员和科学家开放。

在大会开幕式上,马兴瑞被授予“爱伦艾美尔”奖,以表彰其在国际航天技术合作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爱伦艾美尔”奖由国际宇航联为纪念已故著名律师爱伦艾美尔而设立,主要奖励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医学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者。

马兴瑞介绍多年来,中国先后与俄罗斯、巴西等26个国家和机构签署了72项双边航天合作协定或协议;形成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航天合作分委会、中欧航天合作联委会等多个双边合作机制,为深入开展务实的双边合作搭建了平台。

在本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航空企业也积极抓住时机拓展国际航空市场。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殷礼明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未来三年长城公司将签署6-8颗整星出口合同和8-10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合同。

他认为本届大会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大会的召开,让更多国际宇航界的同仁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了解长城公司。通过会议期间的沟通交流,一些客户进一步坚定了与中国航天合作的信心。

同时他也向国家用户传达了我们愿意开展航天国际合作、有能力与国际宇航界一道,共同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以及有责任通过发展航天造福人类社会的信息。

殷礼明说大会的成果并在于会议期间和会议本身,而是体现在后续的市场开发和项目签约之中。

自1990年以来,长城公司已经为国际用户提供了37次商业发射,发射卫星43颗;中国航天已经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送去了航天科技成果。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化业务的主平台。按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长城公司力争实现整星出口占国际商业卫星市场的10%,商业发射占国际市场的15%。

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GWI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首次承揽国际商业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中国航天由此拉开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幕。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空间法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于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各地区航天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专家、学者,航天员等近3600人参加。

编辑: 宁波 标签: 航空 宇航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