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白银市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岔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2013-12-23 21:59:17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白银市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岔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汉子,开辟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新天地;一个勤劳而睿智的新型农民,成为带领当地群众依靠种养产业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岔村上钟组农民、共产党员、生猪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户主王国栋。

40多岁的他,瘦高个子,挺直的身板,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正直真诚、精明强干的深刻印象。王国栋是一名朴实的农民,借“双联”政策东风,靠科技养猪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在钟岔村像王国栋这样靠养猪致富的村民还有10多户。谈起这些变化,村民们无不自豪地说:“多亏了有王国栋这样的致富引路人,我们才这么快脱贫致富啊。”他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事迹在钟岔村家喻户晓,成为甘沟驿镇农村科技养殖脱贫致富的典型。

王国栋1969年出生在甘沟驿镇钟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回村后,就随父母开始一边种庄稼,一边打工。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却挣不了几个钱,生活还是没能摆脱拮据,2011年王国栋一家辛辛苦苦劳作,但人均纯收入仅有2150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这样的困日子啥时才能出头?儿女在一天天长大,读书要钱;老人在一日日老去,赡养要钱;家里十多亩地耕种打碾要钱;一家人的平常日月往前推要钱;粮价没涨,其它的都在涨,家里的光景往后倒该怎么过?”在这样的苦苦思谋中,他萌生依靠科技养猪致富的想法。

机会来了,2012年新春伊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号角唱响了整个陇原大地,省、市、县、镇各级领导和帮扶干部纷纷下基层,走村串户,帮助农民出主意,想办法,定规划,结合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找出了一条致富路子,同时组织10多名农村党员到福建蓉中村学习培训,王国栋也不例外,也随同南下。去蓉中村进行科学养猪培训后,让他大开眼界,使他深受启发。于是,他选准了养良种母猪项目,决定在自己尝试规模养殖,把钟岔变成一个养猪示范村,让全村村民尽快富起来。然而,由于规模养猪技术要求严,市场风险高,前期投资大,村民们一时不能接受。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一方面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自己带头示范,做给村民看。他用多年积蓄和双联惠农贷款建起了标准猪舍300平方米,买回10多头良种母猪,搞起了规模化养猪。为了掌握技术,他购买了许多有关养猪方面的科技书籍,并经常到镇兽医站和养猪大户取经,很快,他就掌握了杂交配种、饲料配比以及疫病防治等全套技术,一年后,10头母猪产猪仔70多头,获纯利6万元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率先在钟岔村实现脱贫。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国栋养猪致富的成功事迹,激发了村民养猪的热情。王国栋向大家承诺,只要愿意养猪,他将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上的帮助,为村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王国栋说到做到,凡有村民养猪,他均上门进行指导,手把手地教,从购买种猪、饲养、防疫、母猪产期护理、猪仔喂养到猪仔销售,他都会做到全程服务。他还经常从县畜牧局请来技术人给村民讲课。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养殖技术,还更新了养殖观念,加快了村民规模养猪发展步伐。为解决村民资金问题,王国栋多次跑到农村信用社,积极协调妇女小额信贷和双联惠农贷款,不仅为自己发家致富,还帮助10多户村民解决建猪舍、买仔猪难的困难。如今,钟岔村已成为县级商品猪示养殖范基地,全村存栏商品猪1000多头,规模养殖户达20多户,猪舍面积1千多平方米,人均养猪纯收入1000多元,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钟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钟岔村,山绿了,房新了,路通了,灯亮了,更可喜的是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涌现出了一个个像王国栋这样的致富能手,他们正带领着全村养猪户沿着小康大道昂首阔步前进。(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甘肃 白银 致富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