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甘肃省出台《动物防疫条例》

2013-12-23 21:59:17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12月23日下午15时,甘肃省召开《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新闻发布会。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委员尚勋武、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靳来舜、省农牧厅副厅长姜良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甘肃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全省动物防疫条例起草工作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条例》起草过程,组建了起草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起草小组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调研,对调研成果和条例框架设置进行反复讨论。同时,召开多个层次的座谈会听取了农牧部门、饲养者和动物经营运输者的意见,形成初稿。随后向各市(州)、县(市、区)征求意见建议70多条。2013年,省农牧厅再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修改,形成《条例》送审稿, 5月—6月,省政府法制办邀请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等有关法律专家从法律角度进行了规范。随后,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云南、广西、宁夏等省区进行调研,充分吸收了这些省区的成熟经验,再次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7月15日,省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条例草案, 9月24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务会第5次会议进行了初审, 11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务会第6次会议审查批准该《条例》,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出台对于巩固和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到依法防疫、依法治疫的新阶段。

尚勋武介绍说,制定出台动物防疫条例,是保障甘肃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甘肃省现代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并存,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及流通环节复杂,畜禽等动物养殖品种多样,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导致畜禽感染疫病机会增多,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风险增大,加之甘肃省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是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的主要通道之一,有20多个省区的活畜禽和动物产品经过我省流入流出,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量大面广,任务艰巨。据统计,我省每年需对1.4亿头只畜禽开展免疫、检疫以及监测、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制定出台条例,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是保障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制定出台动物防疫条例,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甘肃省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分布广,病毒变异加快,病种类型增加,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在局部区域有反弹趋势,疯牛病等外来疫病传入风险加大。制定出台动物防疫条例,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不仅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出台动物防疫条例,是促进甘肃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法制化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力有序推进,但是在制度建设、法律保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国家《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些制度和措施比较原则,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补充和细化;二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生产经营主体的职责,须通过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清晰界定、明确责任主体,推动责任落实;三是通过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将多年来动物防疫执法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成熟经验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健全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实施科学防控。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防疫 动物 甘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