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甘肃省张掖西阳村残疾致富人甄军人的带头致富路

2013-12-25 22:04:16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一提起甄军大家都耳熟能详,虽然他右腿先天残疾,但他心智却很高,对生活一直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对他人充满着无限的关爱。他致富不忘众乡亲的事更是让周围乡亲津津乐道。

今年49岁的甄军是土生土长的花寨乡西阳村人。90年代初,他和妻子就率先经营起了客运车。早起的头班车发车时天才麻麻亮,而下午的末班收车时天已经摸灯黑了。他尽管腿脚不灵便,但仍然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在倾心为山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也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很快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但周边很多群众都还徘徊在贫困的边缘,还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穷欢乐”之中,仍然过着自认为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固守着“太阳一出下地头,冬闲没事晒日头,出门玩赌捣狗头,晚上天黑上炕头。”的传统生活。有的人家虽有一技之长,也不知道发挥才能挣钱,很多泥瓦工都在家里呆着。腰包越来越鼓起的甄军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2000年,有了原始积累的他放下了跑得好好的长途车,改行搞起了建筑工程,受聘于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七项目部。在他看来这个行业,一来能让他现在的资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二来还能盘活村子力的人力资源,带动周边乡亲打工致富。建筑行业是个辛苦的行业,他大小也算个揽工头,可他却身先士卒,和同去的兄弟们同甘共苦,没有一点儿架子。他先后负责修建了夕阳小学、花寨派出所、安阳文化广场以及城郊多处小康住宅楼。

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量大幅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务家的农民大大减少了,可每每想起呆在家里无法出门挣钱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他心里就酸酸的,作为一个备受生活折磨的残疾人,他心有同感,这些人的生活再一次成为他心头的一道疤。思来想去有什么产业这些老年人能做、容易做、做的好、做的乐的产业?养羊业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它可充分利用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其它农副产品等再生资源,生产肉、乳、皮、毛等多种产品,使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实现第二次增值,产生相应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牧结合,实现农牧生产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从食品安全来讲,羊肉生产过程不需加抗生素,系安全绿色食品,且羊肉营养价值高。羊肉必将是人类喜食的首选肉食,所以养羊业市场十分看好。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甘肃 致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